-
秦邑 编辑
秦邑(西新邑) ,古地名,是秦国第一个都城,也是秦非子分邑之地,秦人直系先祖秦非子初居西犬丘,后因养马有功,而被周孝王分土邑秦列为附庸,且使复续嬴氏祀,号为秦嬴。 位于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带)有秦亭、秦谷、秦川。
从此拉开了秦国发展的序幕,后来秦人东出、占据关中,秦国历经了秦邑(西新邑)、西犬丘(西垂)、汧(汧邑)、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咸阳等多处都、城、邑,即所谓的九都八迁。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从而开启了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从封国到帝国两进式或从邦国—王国—帝国三进式的转变过程。
秦人从天水一带发展壮大大,从秦非子被周封于秦,到秦仲被封为西垂大夫,秦襄公被封为诸侯,其活动范围都在西垂一带,因而秦人早期陵墓地也就在天水附近地区。
近年来,甘谷毛家坪遗址、清水李崖遗址的考古发掘,以及对清华楚简《系年》的研究,基本解决了嬴秦来源的问题,证实了以上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公元前771年,西戎攻破镐京,西周亡,秦襄公力战救周,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被封为诸侯,于是秦襄公建国。秦文公继位的第三年东猎,一年后(前762年)到达汧渭之会(今宝鸡市)并迁都于此,开始了秦人建立霸业、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
西汉水上游首次发现了秦都城、贵族和平民遗址。经1994年抢救性发掘和2006年大规模发掘,在大堡子山发现秦公大墓2座,50万平方米城址1座,大型夯土建筑基址1处,可证明是春秋早期秦人的“西新邑”城址,也是第一座秦公陵园。圆顶山墓葬出土精美青铜器50件,属于春秋中晚期秦国贵族墓地,证明秦人东迁后当地仍有秦贵族留守。西山坪遗址发现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西周中晚期城址1座,属秦人的中心聚落和都城西犬丘城;与此遗址相邻的鸾亭山山顶发现了西汉皇家祭天遗址,山下应为秦人建国时所筑的祭天场所西畤所在地。发现的红河镇六八图村遗址,是1处战国晚期秦人平民墓地。目前正在发掘的四角坪遗址,已发现2.8万平方米的古城1座,房址5座,建筑基址3处,初步认定是秦统一六国后修建的礼制性建筑,对研究古代祭祀建筑和早期祭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渭河上流发现了大量秦文化遗址。清水李崖遗址发现西周秦墓20座,为秦人宗族墓葬,出土文物明显带有商式风格,为秦人东来提供了依据,可能是周孝王封非子为附庸建立秦邑的所在地。在甘谷毛家坪发现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秦文化和戎族文化遗存并存于同一墓地,出土大量青铜器、兵器、陶器,证实这里是秦武公伐邽、冀戎后所设的冀县(中国设县之始)故址。1986年,天水放马滩发掘的战国晚期秦墓中,出土大量秦简和绘在四块木板的7幅地图(距今2300年前),是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和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地图;在汉墓中出土西汉初期的纸绘地图,是目前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张家川县马家塬为代表的4处西戎墓地遗址,发现了戎族首领的墓葬,出土大量铁器、铁兵器、玻璃珠等文物和豪华礼仪车辆43辆,明显含有西戎、中原、北方草原和西方等多元文化因素。在清水县刘坪、秦安县王家洼、漳县墩坪也发现与马家塬基本相同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西戎墓葬。
在甘肃发现的秦文化遗址,提供了秦人早期历史的重要线索。已发现的遗址年代,上起西周下至秦朝,聚落、都邑、城市、墓葬、祭祀、礼制等遗址和车辆、乐器、各种金属器具和陶器等遗物的出土,商式风格陶器的发现,共同印证秦人系西迁而来,兴起、建国于甘肃地区。大量遗存从制度、经济、社会生活、城池、建筑、礼仪、丧葬、习俗风尚、器用等多方面,立体地展示了其文化的多姿多彩,为揭示秦文化早期面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秦文化与西戎文化遗址的交错分布,保存了秦与西戎交往交融的活标本,为探究秦戎民族融合与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
据介绍,李崖遗址位于县城西北牛头河与樊河的交汇处,西临滴水崖沟,北依邽山,台地发育良好,符合城邑的自然条件,面积100万平方米,文化层深厚,遗存十分丰富。即将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顶古城塬残存城墙长50余米,高1米至2米,地表采集到大量西周、汉魏时代的陶片,器形有鬲、瓮、盆等。东、南侧所在区域相当一部分为居民区,从断崖处看,遗存更为丰富,地势更开阔,惜已占用,无法考察。只能从遗址北侧着手勘探发掘。北侧全是农业耕作区,地表有大量陶片,包括史前、商周、汉魏等时期的,断崖处有大量盗洞及灰坑。
从2009年开始,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清水李崖古城遗址从事为期3年6个月的考古工作,截至2013年,已发掘遗址面积数千平方米,解剖城址20余米,清理墓葬近30座,出土陶鬲、陶罐等150余件,灰坑120个,各类标本10000多件,考古专家从墓葬出土器物判断,墓葬属于西周中期,与秦非子牧马封邑时代相符;从葬形制看,除4座明清墓葬外,其余15座均头西向,并带腰坑,具有典型秦人葬俗特点。据考古队领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副院长赵化成教授讲,确定李崖遗址就是非子封邑所在地。
全永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天气转冷等原因,考古工作暂转入室内资料整理阶段,李崖遗址发掘考古工作尚未结束。随着考古工作的广泛展开,秦人早期在清水的活动、秦人的迁徙壮大等历史渊源会得到全面揭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