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姬寺遗址 编辑
戚姬庙位于定陶城北偏东6.5公里,始建于汉文帝年间(前180——前157),是文帝刘恒为纪念其父高祖刘邦之妃戚姬而建,距今已两千多年。因庙建于戚姬墓高固之上,又称戚固庙。戚姬庙占地面积约5亩,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戚姬寺遗址
地点:山东省
戚姬寺遗址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刘邦死,吕后掌权,遂以鸩酒害死赵王如意,斩戚夫人四肢,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戚姬被害,戚家被抄,戚姓人逃往戚庄隐居,并改姓为齐。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文帝刘恒即位后,即在此修建寺院,盖佛殿,以纪念戚夫人,故称为“戚姬寺”。该寺原有大殿三间及配房。园内古树参天,傍晚时分,晚鸦归巢,绕寺飞鸣,似哀戚姬,故“戚堌晚鸦”成为定陶八大景之一。
戚姬庙迭经沧桑,屡圮屡修,代不乏人。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由于风剥雨蚀,墙壁坍颓,加以重修。庙堂明柱八根,丹楹刻桶,古色古香。清朝同治13年(1875年),此庙残缺已甚,村人鸠工构材,修葺一新。殿堂庄严肃穆,台阁参差,彩椽飞檐。天王、火神诸配殿,形制规整,壁画华美。四方百姓,游览瞻拜,流连忘返。庙内古柏苍劲,浓郁蔽日,傍晚乌鸦归巢,绕庙飞鸣,似哀戚姬。“戚姬晚鸦”为定陶八景之一。
据村民回忆,戚姬寺虽然历经多年风雨的磨蚀,有点儿破旧,但主体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依然完整。“文革”期间,戚姬寺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各座建筑相继被拆掉,青砖被运去垒厕所,石碑被拉去作铺路石,泥土被拉去垫路。在村民们无奈的眼光下,这座包含一代代人感情的寺庙变成一堆废墟。戚姬寺南20米处有一口井,已经干枯了,已经废弃20多年。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一役中战败,逃至定陶戚家寨(今戚姬寺村),幸遇戚姬。戚姬把刘邦藏在了牡丹园里的一口枯井里,躲过了项羽官兵的搜查。刘邦在戚家寨养伤期间,得到戚姬无微不至的照顾。伤愈之后,刘邦向戚家说明了真实身份,并诚意纳娶戚姬。据村民们介绍,这口废弃的枯井就是刘邦当年的藏身地。戚姬寺的东南方向不远处,有一个路口,这个在今天看来并无特别之处的路口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九龙口。传说当年曾经有九条路交会在这里,而刘邦征战期间,多次从此经过,后人遂将其称为九龙口。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回师定陶,并在官堌堆登基称帝,遂封吕雉为皇后、戚姬为贵妃。
戚姬寺遗址
吕后为绝后患,遣使召回赵王,欲杀之。惠帝知母后意,乃亲自迎赵王入宫,同起居共饮食,吕后未得其便。一日惠帝晨起出射,赵王年幼,不能早起,吕后闻其独居,使人携毒酒强迫赵王饮下而毒杀之。接着以酷刑加戚姬,断其手足,挖其双眼,又熏聋双耳,药哑喉咙,扔到猪圈里,称之为“人彘”。惠帝知是戚姬,悲痛欲绝,病年余不能起,使人对母后说:“这不是人做得出来的事。我为太后之子,太后所为如此,我将何以治天下。”从此纵情酒色,不问政事。
戚姬被害,戚家被剿,为避族灭之祸,戚姓人曾改姓齐,迁徙别居。汉文帝即位,为戚姬昭雪,并在戚家寨修庙宇,超度亡魂,戚家人才复原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