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斯福图书馆旧址 编辑
罗斯福图书馆旧址,位于重庆市两路口长江一路11号,建筑面积约2405平方米。
罗斯福图书馆旧址为一栋三楼一底的丁字形老建筑,共有房舍40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罗斯福图书馆成立于南京,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罗斯福图书馆迁抵重庆。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立中央图书馆新馆分批迁回南京,留在重庆的馆舍改为办事处,继续对外开放。罗斯福图书馆旧址是唯一一个以外国总统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并被指定为联合国资料寄存馆,是中国保存联合国资料最早的,亦是当时全国仅有的5个国立图书馆之一。
2019年10月,罗斯福图书馆旧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中文名:罗斯福图书馆旧址
地理位置:重庆市两路口长江一路11号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695-5-179
所处年代: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罗斯福图书馆旧址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迁抵重庆,租上清寺聚兴村丙3号和川东师范礼堂办公,下设出版品国际交换处参考室、抗战文库,对外展开工作。8月筹设国立中央图书馆分馆,选址两浮支路(今长江一路)建设新馆。10月勘定两路口新市街第一苗圃兴建新馆。
民国三十年(1931年)1月,新馆竣工落成,国立中央图书馆新馆正式成立。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落成,任命蒋介石为馆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央图书馆于年初分批迁回南京,留在重庆的馆舍改为办事处,继续对外开放。7月,为纪念罗斯福总统领导反法西斯战争的功绩,在该处设立罗斯福图书馆(筹备委员会)。成立后,严文郁向设在京护的敌伪文物接收保管委员会索书选得图书约10方册,内有明版200余部,清初本及殿版书也不少,并有日本三井洋行留在上海的部分济资料。同时购得抗战期中在平、沪发行的图书近万册。
罗斯福图书馆旧址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1日,罗斯福图书馆对外开放。12月底,罗斯福图书馆累计到该馆阅览者多达176462人次。
民国三十七年
罗斯福图书馆旧址,为一栋三楼一底的丁字形老建筑,共有房舍40间,建筑面积约2405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而建,红瓦黛砖,周边绿树环抱。馆内空间开阔,共有五层书库,黑色楼梯连接各功能室,书库中的棕色木质书架是可移动的。2019年10月,罗斯福图书馆旧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罗斯福图书馆旧址
据史料记载,馆内先后设置普通书籍、期刊、日报、儿童阅览室及参考室、研究室等。
自开馆以来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底,不仅其典藏量名列前茅,还形成了以收藏抗战版图书、古善本书以及联合国寄存资料为主的馆藏特色。
罗斯福图书馆旧址
地理位置
罗斯福图书馆旧址位于重庆市两路口长江一路11号。
罗斯福图书馆(旧址)
交通信息
去罗斯福图书馆旧址可乘坐轨道交通在两路口站下车,亦可乘坐公交到两路口公交车车站,经过两路口的线路有118路,124路,138路,152路环线,268路,299路,403路,411路,413路,416路,421路,461路,462路,465路,466路,476路,601路,602路,605路,612路,615路,818路,819路,829路,871路,873路,皇冠大扶梯,彭水803路,彭水805路,彭水806路,彭水810路,彭水813路,彭水814路,彭水818路,彭水819路,彭水820路,荣昌107路,0491路,0492路,0493路,0811路公交线路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
上一篇 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