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 编辑

重庆市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

“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麓。中美合作所全称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1943年成立,起初为美国政府从国民党当局获取对日作战情报而秘密协定,共同建立的情报机关。抗战胜利后,成为训练国民党特务和关押、刑讯共产党员、进步人士的场所。

此处山峦交错,地形隐蔽,设有监狱20余所,白公馆、渣滓洞即为最大的两所。新四军军长叶挺曾被囚禁于此,著名中共党员罗世文、车耀先、江竹筠和爱国将领杨虎城、黄显声等均在此被害。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前夕,对囚禁于此的300多位革命志士,进行了骇人听闻的集体大屠杀。重庆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烈士墓和纪念碑,并设立陈列展览馆供人们参观。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

时代:1943-1949年

所属地区:重庆市

级别批次: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163—111

修缮开放

编辑
2021年2月5日上午,在历时近6个月全封闭保护修缮、重新布展之后,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下属渣滓洞景区以崭新面貌向游客试开放。

四一图书馆四一图书馆

据悉,渣滓洞景区文物建筑在本次修缮中,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屋顶瓦面、木基层、大木架构、墙体、台基地面、门窗、栏杆等进行全面检查和重新处理,连五金构件均定制替换为原时代、材质、形制的五金构件。修缮后的渣滓洞景区以复原陈列展览为主,布展面积约580平方米,其中,着重对原医务室、刑讯室、女牢、男牢等进行了复原,通过高度逼真的刑具、“一脚半的生活”等场景展示,配合特定的灯光效果,让观众对“两口活棺材”之一的渣滓洞看守所有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

在渣滓洞景区复原陈列展览现场,看守所208位烈士的生平事迹一一陈列,“狱中追悼会”“春节联欢会”“大屠杀”等在狱中发生的事件也都在墙上展出,“六一”大逮捕、川东武装起义等狱外发生的事件还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予以呈现。

此外,此次展览还展示了江竹筠狱中给谭竹安的信、李青林狱中做的枕套等30余件实物和200余张珍贵图片。其中,胡其芬狱中制作的布扇等实物首次在渣滓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