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辉发河上游石棚墓 编辑
东北亚地区石棚墓分布的最北界线
辉发河上游的石棚墓葬群是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此类墓葬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东北亚地区石棚墓分布的最北界线。
辉发河上游的石棚墓葬群为第六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此类墓葬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东北亚地区石棚墓分布的最北界线。
中文名:辉发河上游石棚墓
地理位置:辉发河上游的梅河口市
特点:多为砂砾岩、泥质员岩
所属国家:中国
编号:Ⅱ-24
辉发河上游石棚墓位于辉发河上游的梅河口市、柳河县境内。辉发河是第二松花江流域中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其主要流经吉林省南部和辽宁省东部。在辉发河上游的两条主要支流——一统河、三统河流域分布众多的石棚墓葬,现行政归属分属于通化地区的梅河口市和柳河县。据1983年以来文物普查结果,目前,这一区域共集中发现石棚墓80余座。这些墓葬大多分布于哈达岭山脉,海拔500—600米高的山岗顶部或山脊上,其范围东起新开岭碱水北沟,西至鸡冠砬子。辉发河上游的石棚墓葬群是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此类墓葬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东北亚地区石棚墓分布的最北界线,对研究东北亚地区这一具有广泛分布的墓葬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反映东北亚民族关系与文化相融最佳例证之一。
在吉林省的辉发河上游地区,目前已发现石棚墓80余座。这些墓葬大多分布于哈达岭山脉海拔500至600米的山岗顶部或山脊上。构筑石棚墓的石材多为砂砾岩、泥质员岩、片麻岩,并被加工成较规整的长方形或方形石板。墓葬多呈长方形,以石板半埋半裸立砌,围成墓室四圹。两侧壁石多是一块长石板,有的为两块石板相接,个别的还有两层壁石。上面用大石板封顶,四周露出宽大的棚檐,下面铺有底石。为了使石棚墓更坚固,有的两侧壁石的下部或一端凿有对称的凹槽,以便嵌入底石或端石,个别石棚墓周围砌有护坡石。有的石棚墓门前两边还立有石板成为通道,整座墓葬形体结构显得更加严谨、稳定。石棚墓的大小有一定的差异,一般砌石高于地面1至1.3米,最高可达2米左右。部分石棚墓内发现有人骨,有些经火焚烧。随葬物有陶罐、陶纺轮等陶器。
这些石棚墓大多在梅河口市和柳河县境内,其中大部分在柳河县。除一部分单独耸立在山顶外,其余多数集中分布在山脊上,有些墓地往往是石棚墓与大盖石墓和少量石棺墓共存。在石棚墓的附近发现有青铜时期遗址,出土遗物与石棚墓出土遗物较为接近,说明石棚墓年代大体属于春秋战国时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