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岗遗址群 编辑
龙岗遗址群,亦称“通化江沿遗迹群”,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快大茂镇下龙头村、龙泉村和江沿村一带,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是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遗址。
龙岗遗址群由下龙头龙岗、龙泉村龙岗、土珠子遗址及江沿前岗遗址(曾用名长岗遗址)所组成,除土珠子祭祀遗址外,其余均为大型聚落遗址。从4个遗址间的地理位置关系和对遗址性质的判断,4个遗址间关系紧密,成为一个整体,对浑江流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遗址群位于文献记载的“卒本川”一带,对于高句丽起源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13年3月5日,龙岗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龙岗遗址群
地理位置: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快大茂镇下龙头村、龙泉村和江沿村一带
所处时代:战国至汉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111-1-111
龙岗遗址群
1980年,通化地区文管办对土珠子遗址进行调查,并在其顶部采集到少量夹砂陶片。
1982年11月,考古工作者对土珠子进行了踏查。
1985年,编写《通化县文物志》普查过程中,在土珠子遗址上发现石短剑和石镐。
2005年11月,在通化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考古工作者对龙岗遗址群进行了20余天的全面考古调查。发现了以下龙头士珠子祭祀遗址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于浑江两岸的遗址、墓葬密集区。
龙岗遗址群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以土珠子祭祀遗址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于浑江两岸,包括通化县下龙头村龙岗遗址、下龙头墓群、龙泉村龙岗遗址和集安市头道镇长岗村(渔营屯)龙岗遗址、东村遗址和通化市东昌区南头屯墓群。遗迹群中古遗址的共同特点是规模大,且均分布在当地称之为龙岗的台地上。根据地表采集的碑物推断,遗址群年代为青铜时代晚期至西汉时期,是集居住址、蔡葬、祭祀址三位一体的大型遗迹群。
下龙头龙岗遗址
下龙头龙岗遗址,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快大茂镇下龙头村村北500米的台地上,海拔高程620米。西北两面是起伏的山峦,东临南去的浑江,南眺下龙头村开阔的平地,地理形势优越。从自然剖面观察,基岩为风化岩,地表耕土层为黑褐色腐植土,内含较多的河卵石块。遗址地势平坦,南窄北宽,地表面覆盖较多的河卵石,现已用于农民耕地。遗址东北侧临江,高出水平面约30米,遗址东西宽320米、南北宽600米,分布面积约187500平方米。遗址东南角文物分布较密集。地表采集的遗物主要有:亚腰形石镐、石网坠等。
龙泉龙岗遗址
龙岗遗址群
土珠子遗址
龙岗遗址群出土
江沿村渔营屯长岗遗址
龙岗遗址群出土
下龙头龙岗遗址面积较大,遗物分布广泛,从地表采集的遗物看,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有石器、陶器和青铜器。石器分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两种,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石镐、石网坠等。磨制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鳞、砺石等。陶器类有:素面夹砂陶片和泥质灰陶片。青铜器仅采集到一件青铜泡饰。
龙泉龙岗遗址
20世纪80年代,当地居民曾在龙泉龙岗遗址内多次拾到石镐、石斧等遗物。
土珠子遗址
1980年,通化地区文管办曾对土珠子遗址进行过调查,并在其顶部采集到少量夹砂陶片。
1985年,在编写《通化县文物志》普查过程中又在土珠子遗址上发现石短剑和石镐。
江沿村渔营屯长岗遗址
江沿村渔营屯长岗遗址的文化内涵丰富,遗物较多,地表采集的遗物有:石镐、石凿、石斧、石刀、石网坠、石镇以及素面夹砂陶片和泥质灰陶片等。在遗址的南端还有一积石墓,因当地农民整地已将该慕大量积石搬到坡下方,因,仅残存其较大型花岗岩基座。
龙岗遗址群
地理位置
龙岗遗址群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快大茂镇下龙头村、龙泉村和江沿村一带。
龙岗遗址群
交通信息
自驾:自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快大茂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龙岗遗址群,路程约25.1千米,用时约32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