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化寺塔 编辑
开化寺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槐阳镇南街村,始建于金代(1115年—1234年),明成化三年(1467年)重修 。
开化寺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25.2米,仿木结构用砖雕砌斗拱,各层均镶嵌有雕字砖,刻有施主姓名。塔身雕刻的全都是花卉图案。开化寺塔经历多次地震依然挺立,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塔身砖雕隐形门、花格窗以及仰莲座、斗拱和砖雕花卉等建筑构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2013年3月5日,开化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开化寺塔
地理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槐阳镇南街村
所处时代:金至明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727-3-02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明成化三年(1467年),重修开化寺塔,现存为明代重修实物。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解放元氏城时,开化寺塔遭炮击,塔身第一层正南面被炸出一个半米左右的大洞,其余各处未受损 。
2017年,实施了开化寺塔防雷工程 。
开化寺塔
开化寺塔

第一层

开化寺塔

开化寺塔
塔刹
塔刹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由两个相同的半圆形铁质锅正反相扣组成圆形刹顶;下半部分是两层砖雕莲座。全高1.9米。因年长日久,铁质刹顶已严重锈蚀,内栖众多鸟类。宝顶高约1.6米,由砖逐层外扩垒成 。
开化寺内曾有一通圣旨碑,俗称蒙文碑或八思巴文碑。仅存碑首和碑身一角。碑身青石质,中有阴刻楷书“圣旨”二字。碑阳上为蒙文(八思巴文),下为汉文 。
佛塔文化
古印度将塔称作“悉堵波”,原义为“坟”,是天竺有地位的人死后的一种礼遇。塔初为圆丘,佛灭后,舍利入塔,塔遂被赋予佛教意义。佛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塔在中国古代称为“浮屠”“浮图”,是梵文的译音。中国的佛塔平面形状以方形、八角形居多,层数一般为单数,通常由地宫、塔基、塔身、刹组成。经过与中国的楼阁建筑结合,中国化的佛塔建筑,造型多样,主要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金刚宝座塔等。从建筑材料上看,有木塔,砖塔、砖石塔、金银铜铁塔等。隋以前多为木塔,后来木造塔多因火灾被焚,到唐代多以砖结构的塔代替了木结构的塔 。开化寺塔是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 。
传说轶事
相传,开化寺塔的西边,还曾有一座形制、高度差不多的塔。元氏城人称卧牛城,此双塔为牛犄角,牛的双眼在南街旧印刷厂处,尾巴在小北天。民国二十年(1931年)编修的《元氏县志》记载:“是塔建于元魏时代,寺旧有塔二,故号曰双塔,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修葺……唐时称为开化寺,现仍之,刻下塔只一座。”由此可见,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时,另一座塔已不知去向 。
保护标志
2019年,元氏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申报了开化寺塔安防工程项目并获得河北省文物局批准 。
地理位置
开化寺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槐阳镇南街村。
开化寺塔
交通信息
自驾:从石家庄市元氏县人民政府出发,途经常山路、嘉惠街,到达开化寺塔,路程大约3.6千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