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寿石牌坊 编辑
灵寿石牌坊,民间称作傅家牌楼,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北关村,是明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
灵寿石牌坊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明思宗朱由检为了表彰当朝兵部左侍郎傅永淳的功绩,赐封其祖孙三代“三世如其官”而敕建。石牌坊用产自灵寿本地的花岗岩“灵寿绿”透雕而成。石牌坊坐向南北,两面一体,横跨北关村内大道,为四柱五楼三重檐仿木结构。灵寿石牌坊柱面匀布流云图案,四柱两侧各有双重夹柱,雕有八个大狮子和38个小狮子。石牌楼梁柱上浮雕了祥云和花饰。正脊上端以神兽驮负宝瓶为顶饰,中枋上最高一层出檐和两配枋上的出檐构成五楼,每层檐下均有石雕斗拱承托。上端主间正脊之上,以神兽负宝瓶为顶饰。灵寿石牌坊上层明间檐下正中竖匾,额题“皇恩宠锡”四个楷书大字。中层横匾正书“三世中枢”四个巨大楷字。灵寿石牌坊不仅是中国石雕艺术的历史见证,也是灵寿石材品质的历史见证。
2013年3月5日,灵寿石牌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灵寿傅家石牌坊
地理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北关村
所处时代:明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738-3-03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灵寿石牌坊
灵寿石牌坊
灵寿石牌坊
灵寿石牌坊上层明间檐下正中竖匾,额题“皇恩宠锡”四个楷书大字,为牌坊建造之由。“丹凤朝阳”石刻,寓意太平盛世,繁荣富贵。中层横匾正书“三世中枢”四个巨大楷字。匾下为六鹤并排云游图,再下为随云舞动的双蟒。双侧次间均饰流云图案;下层主间通间横匾,恭书3行楷字:首行“诰赠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傅承训,淑人胡氏、张氏,傅承问淑人康氏、赵氏”;次行“诰赠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傅铤,淑人李氏”;再次“吏部尚书前督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傅永淳,夫人彭氏”。匾下横梁透雕三巨蟒,正中者屈曲盘绕,凝视前方。两侧次间檐下各竖刊记,一刊监造官员的职衔、姓名,一记筑造牌坊的年月干支(刊记为阴文,余皆为阳文)。其下两层托梁,各有一条行云游蟒。
灵寿石牌坊局部
灵寿石牌坊夹柱顶端共雕有46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或立、或卧、或蹲、或伏,昂首雄视,跃扑嬉戏。每块夹柱石下边的三个外侧面均浮雕麒麟镇邪、犀牛望月、封侯挂印等十余种不同种类的吉祥物图形石刻,且南北两侧、东西两端的吉祥物都阴阳相合、相互对称。
傅永淳是灵寿傅氏的第九世。崇祯十二年九月(1639年),傅永淳受封,皇上赐封其祖父傅承问为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其父傅铤为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商务印书馆《中国名人大辞典》载:“傅永淳,明灵寿人,天启进士,知房县,有惠政。崇祯中擢河南道御史。时秦寇猖獗,永淳单车入秦,以计大破之。都御史陈奇瑜督兵专办流贼,永淳说以扑灭之策。奇瑜不从,.贼遂不可制。累官吏部尚书致仕。李自成陷京师,永淳痛哭携家浮海岛。清康熙中卒。”
灵寿石牌坊遗址碑
地理位置
灵寿石牌坊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北关村。
灵寿石牌坊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灵寿石牌坊,路程约1.4千米,用时约6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