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涧沟遗址 编辑
涧沟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户村镇涧沟村北至沁河南岸。 遗址为沁河环绕,与百家村、齐村隔河相望,面积一万余平方米。
1957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遗址北部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发现龙山时代和商文化遗存。
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涧沟遗址
1954年春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先后在这一带发现过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灰坑和小墓两座,出土有陶盆、罐、豆和觚等器物。
1957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遗址北部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据面积1200平方米,发现龙山时代和商文化遗存,揭出后冈二期文化、早商、晚商和战国至汉初的遗存。
1958年秋季,又在东涧沟村东约50米处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500平方米。
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涧沟遗址
文化遗迹有房址、水井、陶窑和丛葬坑。房基中有埋人头骨的现象,被埋头骨尚存砍痕和剥皮痕,丛葬坑内的死者层层相叠,身首异处。水井与陶窑毗邻,窑室底部为“非”字形火道,重要遗物有朱色或多色彩绘陶器、龟甲和卜骨。
出土文物
文化层及灰坑内出土的遗物十分丰富,龙山时代文化遗存被商代文化层叠压,其中以陶器最多,还有少量的石器、骨器和青铜器。陶器以泥制灰陶,夹砂粗灰陶为主,细泥黑陶较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约占57%,篮纹次之,约占9%,还有少量的方格纹、弦纹、席纹和附加堆纹。主要有鼎、罐、盆、甑、澄滤器、钵,豆瓮,大口尊,碗,器盖等。其中以深腹带流岔为最多,夹砂灰陶罐次之。罐、盆多为泥制灰陶,也有作浅灰色的。豆、平底盆、圈足鼎皆为泥制黑陶,素面磨光。
涧沟遗址还发现水井两口,白营遗址发现水井一口,水井都位于房屋的附近。白营遗址发现的水井平面呈圆角方形,口大底小,深8米,贴靠井壁用木棍凿榫交叉扣合成井字形木架作为支护,上下依次堆垒46层。
涧沟遗址水井的发现是中原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的水井,为研究中国水井和“井”字的起源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杀戮祭祀遗址
涧沟遗址是一处比较特殊的遗址,在该遗址除窝棚内的留有砍剥痕迹的人头骨外,还见有两种丛葬坑。一种是圆坑,内有大小男女人骨架10付,有的相互枕压,但头均靠近坑壁。一种是水井,内有5层人骨架,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痛苦挣扎,或身首分离。这些人是被杀,或活埋,或溺水而死的。由此推测,涧沟遗址很可能是一处杀戮祭祀的遗址。
部落战争
涧沟遗址所出的6具头盖骨属于龙山时代的晚期,这一时期是古史传说时代的尧舜禹部族大联盟阶段,社会发展阶段相当于经典作家论述的“军事民主制”阶段,以掠夺邻族财富为目的的战争是这一时期古国的头等大事。涧沟遗址所出的6具头盖骨当是来自邻族的战俘,头盖骨上的道道斧砍刀剥痕迹,活生生地再现了这一时期部族战争的血腥和残暴。
头盖杯
涧沟遗址除窝棚内的留有砍剥痕迹的人头骨,这是一种古老的民族风俗,剥人头皮和用人头盖骨做饮器——头盖杯。
涧沟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