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山炮台遗址 编辑
青岛山炮台遗址(Site of Qingdao Hill Emplacement),德称俾斯麦山炮台,又称京山炮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兴安支路1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唯一遗址 。
青岛山炮台遗址由南、北炮台和德军“青岛要塞”地下中心指挥部组成,另有暗道与俾斯麦兵营旧址相通。南炮台连同地下指挥部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共42个厅、室,三层立体结构,顶部装有铸铁旋转瞭望塔 。青岛山炮台遗址既是德帝国主义侵略霸占青岛的历史见证,也是地下军事建筑的经典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
2006年5月25日,包含青岛山炮台遗址在内的青岛德国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德国建筑 。
中文名:青岛山炮台遗址
外文名:Site of Qingdao Hill Emplacement
地理位置: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兴安支路1号
所处时代:清朝
占地面积:2000 m²
保护级别: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称:京山炮台
民国三年(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德军战败投降前自行炸毁青岛山炮台南、北炮台,唯地下指挥部保存较完整 。
1997年,青岛山炮台遗址修复,并建设青岛山炮台遗址展览馆 。
2016年,青岛山炮台遗址修缮,恢复原貌 。
日军占领后的青岛山炮台
青岛山炮台遗址
南炮台
南炮台为海防炮台,主体建筑边长63.8米,宽23.8米,占地面积1518.44平方米。以混凝土浇筑而成,内设弹药库和士兵住所,火炮配有装甲圆顶盖。配备4门280毫米口径的L12型榴弹炮,全部在固定式地穴炮座内,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的地穴中,隐蔽性极强。掩体顶部有一座能360度旋转的铸钢瞭望塔用于观察。炮位前方筑有掩体,可以阻挡来自海上侦查和炮击,难以被敌方炮火命中。炮身可360度旋转打击周围目标,射程达10.5千米。其打击范围主要是东南方向,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青岛湾、团岛湾,甚至西侧的胶州湾南部海区,都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
南炮台的地下建筑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使用劈山、浇注、回填式方法建成,共42个厅、室,为主体三层,局部五层的立体结构:上层为军事观测区,中层为作战指挥区,下层为后勤生活区。这些分区虽功能不同,但上下相连,左右均有通道和出口。遇到战事紧急情况,还有“紧急通道”。内部不仅有作战指挥室、报务室、会议厅、营房、锅炉房和弹药库等等,还有医务室、仓储室和水井、厕所等。所有作战所需的房间和物品,均应有尽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战单位 。
青岛山炮台遗址
北炮台
北炮台为陆防炮台,德称陆防前线第ⅩⅡ(12)号炮台,配备有两门210毫米大口径加农炮,打击的主要范围是东北方向广大地区。另设有第二指挥台,地下两层,由指挥塔台与值更室和一间小辅助房间组成 。
北炮台第二指挥台遗址
地理位置
青岛山炮台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兴安支路1号 。
青岛山炮台遗址
交通路线
公交
山东省青岛市内乘坐220路公交车,在青岛二十六中站下车前往。
地铁
山东省青岛市内乘坐地铁1号线,在广饶路站下车前往。
驾车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距离青岛山炮台遗址约7.9千米,驾车约16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