呙宋台遗址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呙宋台遗址呙宋台遗址

呙宋台遗址,又名过宋台,位于山东潍坊市寿光市胡营乡呙宋台村西,南北高,中间低,呈马鞍形,东翼系陡断崖,深约6至8米,面积达102万平方米。

呙宋台遗址文化层5~6米,内涵丰富。已出土商、西周至战国的铜器、陶器上百件,遗址附近发现了规模宏大的西周制骨器作坊。遗址北部、南部断崖,暴露出6个大墓,深达7米。 呙宋台遗址对研究和探讨齐国及先秦一系列的历史问题有重大学术价值。

2019年10月7日,呙宋台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呙宋台遗址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至汉

占地面积:102万余平方米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066-1-066

历史沿革

编辑
1965年,发现了呙宋台遗址。

1986年,清理墓葬5座,其中1座东周墓葬,发现有墓道及殉马坑。

呙宋台遗址呙宋台遗址

2013年3月,考古人员对呙宋台遗址进行了勘探。

遗址特点

编辑
呙宋台遗址为斜面堆积,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1000米,总面积约102万平方米。西翼平缓,延伸较长,东翼系陡断崖,深6~8米。遗址周围,地势平坦。东濒弥河,距约1000米;其西230米,有一条南北向故河道。

呙宋台遗址出土商铜爵呙宋台遗址出土商铜爵

呙宋台遗址文化层堆积北、东、南面均在5米以上,西面较薄,约1米左右,属商周文化遗址;北、东、南面断崖暴露大墓6座,自深4~5米,宽2~3米,其中一座深达7米;东南角为小墓区,有的并列,有的叠压,异常密集,不足20米的一段断崖暴露出大小骨架30余具。在1、2号墓西旁出现灰坑2个,坑内堆积为二层,上层厚约1米,夹有草木灰、红烧土块、鬲裆、簋口沿及座等,下层厚约0.55米,夹有灰土、罐口沿、豆柄等。呙宋台遗址保存状况基本完好。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呙宋台遗址出土西周陶鬲呙宋台遗址出土西周陶鬲

呙宋台遗址搜集和采集各类遗物数百件,其时代历经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汉和南北朝;出土器物主要是石器、骨器和铜器,石器有铲、斧、镞、锛、镰、网坠等,陶器有鬲、簋、豆、罐、甗、甑和制陶工具陶拍、纺织工具纺轮等,铜器有戈、爵、觚、车軎、车辖、席镇等。

贝币

贝币是金属铸币出现之前的主要实物货币,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1977年12月出土于呙宋台遗址。正面一端穿孔,背面中间有一排锯齿状纹。长2.4厘米,宽1.7厘米,早不规则的长方形。为一种海生贝类外壳,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亦称真贝。

历史文化

编辑
文化活动

苏秉琦先生曾于1978年专程到呙宋台遗址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呙宋台遗址与姜尚始封的营丘有关。1988年年届79岁高龄的苏秉琦先生又率领参加“环渤海考古座谈会”的全国近百位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到呙宋台遗址考察。专家们认为呙宋台遗址属于“帝丘”遗址,与苏埠屯基群有关,与吕尚始封的“营丘”有关,考虑和研究古营丘问题,呙宋台遗址是一个重要线索。

研究价值

编辑
呙宋台遗址内含商末、西周早中晚、春秋、战国、汉至南北朝几个时期的遗物,对破译商周时期一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编辑

呙宋台遗址“神台古韵”公园呙宋台遗址“神台古韵”公园

1977年12月,呙宋台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呙宋台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呙宋台遗址位于山东潍坊市寿光市胡营乡呙宋台村西。

呙宋台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寿光市博物馆开车前往呙宋台遗址,路程约6.5千米,用时约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