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因寺 编辑
净因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25公里处,始建于北齐,金泰和五年(1205年)重建, 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
净因寺第一进院落大佛阁坐西向东,右侧为南殿,对面是山门,山门左侧钟楼、右侧为鼓楼。钟楼旁边是禅房三间。“大佛殿”又称为“大佛阁”,建于明朝末年,为两层两檐单坡式,仿歇山顶建筑,下承台基,面阔三间,总高13米。大佛阁内有土雕大佛,高9.46米。二进院中有大雄宝殿、地藏殿以及观音殿。主殿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右侧为地藏股,左侧为观音殿,对面是韦驮殿。
2006年6月25日,净因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净因寺
地理位置:山西省太原市西北25公里处
所处时代:北齐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面积:2700 m²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6-0380-3-83
金泰和五年(1205年)重建。
综述
净因寺
净因寺现占地2700平方米,第一进院落大佛阁坐西向东,右侧为南殿,对面是山门,山门左侧钟楼、右侧为鼓楼。钟楼旁边是禅房三间。“大佛殿”又称为“大佛阁”,建于明朝末年,为两层两檐单坡式,仿歇山顶建筑,下承台基,面阔三间,总高13米。大佛阁内有土雕大佛,高9.46米,佛面高额丰满,两耳垂肩,神态安详,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大佛左边是“观世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它们合称“阿弥陀三尊”,又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像,造型为跏趺坐于莲花台上,双手趺置于足上,是接引众生、普度众生的意思。“阿弥陀佛”的意义是“无限的光明”。二进院中有大雄宝殿、地藏殿以及观音殿。主殿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右侧为地藏股,左侧为观音殿,对面是韦驮殿。
大雄宝殿
净因寺
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内塑有明代塑像。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主像为释迦牟尼佛。明代彩塑三佛是佛教依空间界域(方位)划分的——“横三世佛”,从东至西依次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橫三世佛东西两侧有两位站殿将军,他们]他是两位护法神。在大雄宝殿正中线上稍偏后的位置,建有长方形、以象征须弥山的“须弥座”的佛像台座,上供奉本殿主尊佛像——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婆娑世界的教主,婆娑世界指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也就是现实世界。佛的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
地藏殿
净因寺景观
观音殿
观音殿也称圆通段,内塑观音像和十八罗汉像。观音菩萨本称观世音菩萨,意为“光世音”“观自在”,略称“观音菩萨”,又别称“救世菩萨”“圆通大士”。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称为“接引佛”。他与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也称“阿弥陀三尊”。中国佛教的净土宗主要信奉的是阿弥陀佛。
净因寺
相传远在汉代,这座山上住着一个樵夫和一个放羊的牧童。他们二人每日经过这里时,总能隐隐听见有一个声音在喊:“放我出去, 放我出去!”开始的时候,他们]谁也没在意,还开玩笑地说:“不许你出来!”有一天,樵夫和牧童不知为什么事闹了别扭,牧童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生气,这时又听到山里在喊:“放我出去,放我出去!”牧童听了,便气呼呼地说:“你想出来就出来吧!每天喊什么?”话音一落,就见飞沙走石,山开了一个大口子,一尊大佛呈现在眼前。顿时,祥云四起,天空中五彩云雾笼罩山顶,后山的山崖上怪柏丛生,枝干飞舞,组成龙凤形。云雾过后,一尊大佛端坐崖畔,而那个樵夫和牧童也相继坐化了。因大佛是从山中塌出,故佛堂的一半还在山崖之中。据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土堂村大佛寺, 金泰和五年建。旧名净因寺,内有土洞殊高敞,故名土堂,内有大佛像,相传自山中塌出。”
地址
净因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25公里处。
净因寺
交通
驾车前往净因寺:从太原南站出发,大约34公里,约需41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