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县大云院 编辑
沁县大云院,位于山西省沁县城西郭村,沁县大云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79年),北宋时期寺庙重修。金代又加修葺,并得今名。
沁县大云院现存的正殿是金代遗构,山门则是清代构筑。共有两进院落,现仅存前殿、后殿等主体建筑。前殿,亦称中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架椽屋,单檐悬山顶。后殿为寺院中现存的一座主要建筑,广深三间,高台筑殿,平面形制为正方形,六架椽屋,单檐悬山顶。
2001年6月25日,沁县大云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沁县大云院
地理位置:山西省沁县城西郭村
所处时代:宋至清
占地面积:800 m²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5-0244-3-50
沁县大云院
沁县大云院
柱头斗拱为五铺作单钞单下昂,重拱计心造。梁架斗拱用材敦厚肥实,木作手法古朴洗练。内外护墙部砌筑2.5厘米厚的防潮隔板,此种做法在他处所少见。砍磨砖下望墙灰缝极细,几乎无法辨认。
正殿
正殿
大殿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呈正方形,为单檐悬山顶式建筑,屋顶铺有灰色屋瓦。大殿建筑在高1米有余的砖砌塔基之上,明间开门,两次间辟窗。
大殿
此外,大殿屋脊构筑有精美的琉璃鸱吻,山墙之上装饰的悬鱼和惹草图案均点缀得当。尤为重要的是,大殿内东西山墙残存着不到40多平方米壁画,图案复杂精美,格调高雅。
殿内明间上部添置天花板为明清重修时后加之物。东西山墙顶端残存40多平方米壁画,图案精美,格调高雅,已被近人白灰涂沫,几乎无法辨认。屋面坡度较为和缓,出檐较深,檐出微微向上,具有柔和飘逸之美感。正脊垂脊琉璃鸱吻、吞口,脊刹垂兽色质浑厚, 图案精美。壁画的下部内外护墙部砌筑有2.5厘米厚的防潮隔板,是为了保护墙基免受腐蚀,以维持整座建筑的稳固。
地理位置
沁县大云院位于山西省沁县城西13公里郭村。
大云禅院
交通信息
其他交通:长治乘坐前往平顺的长途汽车,再换乘去实会的车。进入实会村后沿水泥路上山,步行3公里左右可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