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北倗国墓地 编辑
横北倗国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约1000米处,面积约35000平方米,是西周时期的古遗址。
2004年4月,横北倗国墓地被盗。同年7月,开始钻探。11月,由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开始试掘。12月19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和县文化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持续到2007年11月底结束,共发掘西周墓葬1299座。在发掘区域内共发现西周时期的车马坑或马坑35座。墓地呈北高南低的缓坡,东、西两侧不远处各有一条深20~50米的冲沟。墓地保存较完整,偏东部有一条南北向小冲沟破坏了部分墓葬。墓地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大、中型墓葬和车马坑主要位于墓地中、北部南北一线,东、西、南三面有大量小型墓葬。横北倗国墓地出土文物有带有“倗伯”铭文的青铜器和先秦史籍《周礼》中记载的“荒帷”。横北倗国墓地年代明确,规模大,级别高,大型礼器众多。考古发掘工作揭开了倗国这个史书没有记载的小封国的地理谜团,对于研究西周时期晋南地区的封国及其与晋国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3年3月5日,横北倗国墓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横北倗国墓地
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约1000米处
所处时代:西周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526-2-01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横北倗国墓地挖掘现场
横北倗国墓地
横北倗国墓地地处于涑水河北岸台地上,北倚绛山,南临中条山,跨涑水河,北高南低,为宽阔的缓坡塬地。横北倗国墓地为西周墓地,墓地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75米,面积约35000平方米。共发掘墓葬1326座,其中西周早期偏晚一直到西周晚期墓葬1299座。在发掘区域内共发现西周时期的车马坑或马坑35座。墓地呈北高南低的缓坡,东、西两侧不远处各有一条深20~50米的冲沟。墓地保存较完整,偏东部有一条南北向小冲沟破坏了部分墓葬。墓地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大、中型墓葬和车马坑主要位于墓地中、北部南北一线,东、西、南三面有大量小型墓葬。
墓葬皆东西向;车马坑皆南北向,位于墓葬东侧。墓地的使用从南向北逐渐扩展,最南端墓葬年代为西周早中期,最北端墓葬则已进人春秋时期。大中型墓葬多有殉人、殉狗和腰坑。部分大中型墓葬的墓口外东侧或四隅有柱洞类遗存。墓葬的随葬品数量众多,有陶器、铜器、玉器、漆器、原始瓷等。其中,M1内清理出的棺罩(古代文献称“荒帷”)以及其他棺饰、棺束遗痕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棺罩。根据随葬铜器铭文可知,此墓地属西周时期倗国贵族墓地。其中带墓道的大墓,其墓主当为倗国国君及其夫人。
M1
M1棺椁情况
M1墓口(含墓道)长26.65米、东宽3.2米、西宽4.4米,总面积约100平方米。墓室口宽约3.2米、底东端宽4.15米、西端宽4.55米、长5.44米。墓道入墓室处距墓口深6.05米、距墓底深9.23米、总深15.28米。葬具为一椁二棺,椁室长4.3米、宽3米、深3.15米米。二层台上放置一辆车。外棺四周围及上下是方格网棺束,其中,盖上和底下的棺束是木质类,四周是绳子类;其外是“荒帷”;荒帷外及外棺下是粗麻拧成的绳子,在外棺底下的绳子结构是三横二纵,然后再从棺侧四周引上来,将外棺整体兜住。
西、北两面相对保存较好的“荒帷”现存高约160厘米,西北角有下坐的现象,南面上部已塌落,现存高约1.2~1.3米,东面保存最差,基本仅剩下部底裙的局部,高约10多厘米,四壁总面积有10平方米左右。荒帷整体是红色的丝织品布,由2幅布横拼而成,上下有扉边,每幅布布幅宽约80厘米左右,总高约1.8~2米,布幅拼接的地方有明显的接缝。在布的表面是非常精美的刺绣图案,图案内容主题是凤鸟,北壁的画面图案保存较为完整,至少观察到3组大小不同的鸟纹图案痕迹,是成组的图案的组合,每组图案中间是一个大凤鸟纹的侧面形象,昂首,大勾喙,眼圆睁,冠高耸,翅上扬,尾下卷,硕健粗壮的腿,利爪,翅和冠以特别夸张的手法作大回旋,线条流畅,气势磅礴,构成画面的主体。在大凤鸟的前后,分别是上下排列的多只小凤鸟,造型与大凤鸟基本相像,只是更加含蓄。在布幅接缝的地方有图案错位和颠倒现象,可见当时是先在布上刺绣出图案,然后才拼接成整幅。
墓主人头向西,仰身直肢,双手交叠置于小腹上,随葬有大量玉饰。外棺东端的棺椁之间有3个殉人,以苇席裹包。
M2
M2方向与M1一致。墓口(含墓道)东西长22.3米、西宽3.74米、东宽2.84米。斜坡形墓道长16.8米,除西端外,越往东越外扩,墓道入墓室处,北侧外扩0.4米、南侧0.52米、深距现存墓口6.7米、距墓底7.7米、总深14.4米米,填土经过夯打。墓室口小底大,在与墓道底平时,长5.74米;墓底长6.16米、宽3.8米。四壁靠近椁室处,涂抹一层青灰泥,高1.8米。葬具为一椁两棺。椁室呈“Ⅱ”字形,长4.1米、宽3.14米、高2.27米米。椁盖上西部有一车,车轮及车厢放在椁与西壁之间的1.33米的二层台上,车辕和衡在已倒塌的椁室内。外棺在椁室内偏东南,外棺内正中靠西置内棺。
墓主人头向西,俯身直肢葬。头下为玉覆面,颈戴玉五联璜串饰及腹下部,口含玉块,玉璧随葬于头顶下,玉柄形器随葬腹下、盆骨下,右腹部有玉管,腹两侧各有铜环,另有骨牌饰、贝串饰等。棺椁间有4个殉人,东北角2个,西南角和西北角各一。北侧自东部2具殉人下及以西部分主要是铜车马器。
M2055
墓葬分布图
M2022
M2022
M2022
M2022墓室较大,开口面积为9.36平方米。且东侧对应陪葬一座较大的车马坑CH206。墓内随葬器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包括青铜礼、乐器十六件,其中容器十五件,且发现殉人和殉狗,显示墓主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墓内随葬六件兵器,推测墓主性别为男性。M2022随葬青铜器铭文有两篇记载跟周王有关。虽然M2022的位置坐落于墓地东北—西南向大墓线的东侧,但根据墓葬规模、随葬器物规格及带殉人和殉狗等墓葬属性,推测M2022应是一座国君级别的墓葬。
青铜觥
横北倗国墓地出土文物有带有“倗伯”铭文的青铜器和先秦史籍《周礼》中记载的“荒帷”。以及大量的鼎、簋、甗、盘、盉、鬲、盆、觚、爵、觯、尊、壶、卣、方彝、钟等青铜礼乐器,鬲、罐、豆、盆、簋、尊、壶、瓮、瓿、杯等陶器,豆、壶、瓿等原始瓷器,漆器、玉石器、蚌贝器、串饰、骨器、铜车马器、铜饰件、铜兵器(戈、矛、镞)等。
楚公逆短剑
楚公逆短剑
荒帷
荒帷
地理位置
横北倗国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约1000米处。
横北倗国墓地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北倗国墓地,路程约13.8千米,用时约23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