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辛舍利塔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辛舍利塔北辛舍利塔

北辛舍利塔,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北辛村,是明朝时期的古塔遗址。

北辛舍利塔,原是崇圣禅院内附属建筑,创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现寺已毁,唯塔尚存。塔坐北朝南,为圆形五层覆钵式喇嘛砖塔,塔内空心,塔高大约15米。塔下的塔基,埋在地平线以下,塔体为五层,一层、二层平面呈方形,三至五层平面呈圆形。塔层数较少,但各层塔身、塔檐的造型均不相同,是元代流行的喇嘛塔与明代出现的金刚宝座塔组合形式的变体,为研究明代舍利塔的形制特征与建筑沿袭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例证。

2019年10月,北辛舍利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北辛舍利塔

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北辛村

所处时代:明朝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225-3-02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北辛舍利塔北辛舍利塔

北辛舍利塔,原是北宋崇胜禅院的附属建筑,修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禅院寺庙已不在,只留下了这座古老舍利塔。

遗址特点

编辑
北辛舍利塔坐北朝南,为圆形五层覆钵式喇嘛砖塔,塔内空心,原为崇胜禅院附属建筑,寺毁仅塔存。塔高大约15米。塔下的塔基,埋在地平线以下,塔体为五层。一层、二层平面呈方形,三至五层平面呈圆形。

北辛舍利塔北辛舍利塔

一层,边长5.53米,素面无饰,正面辟一砖券拱门,塔室宽、深仅1.5米,内有石刻立佛1尊,是典型的明代风格。其上叠涩出檐,反叠涩收分,构成方形平台,上置四角束腰须弥座似的二层塔身。束腰正面辟砖券拱门,塔室内供石刻坐佛1尊。束腰上方、下方均为三层叠涩平台构成,其中单层上饰一层狗牙砖。三层为瓮形塔身,其上塔檐很薄,仅由一砖平放砌成。四层、五层塔身颇低,均为圆柱形。四层塔檐由仿木构的斗拱、普柏枋等砖雕构件组成,五层则是叠涩塔檐,上置覆钵式的小塔作为塔顶。

北辛舍利塔北辛舍利塔

北辛舍利塔塔层数较少,但各层塔身、塔檐的造型均不相同,是元代流行的喇嘛塔与明代出现的金刚宝座塔组合形式的变体。

文物遗存

编辑
一层塔室内有石刻立佛1尊,是典型的明代风格。

二层塔室内有石刻坐佛1尊,侧面嵌一方形刻碑,字已不清。

1994年,塔身出有砂石舍利小石棺一口;砂石方形小石函一合;绿釉舍利小陶棺一口,存于博物馆。

保护开发

编辑
北辛舍利塔观景台

北辛舍利塔观景台北辛舍利塔观景台

北辛舍利塔的西侧,便是观景台,也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万荣段沿线9大观景台之一。舍利塔生态修复工程投资1300万余元,占地总面积约300亩,主要包括50亩的观景平台、30余亩的花海、400米的步行栈道、200亩的荒沟生态修复。

研究价值

编辑
北辛舍利塔造型别致,建筑风格结合了元明两期的特点,素面无饰、灵活变化,为研究明代舍利塔的形制特征与建筑沿袭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例证。

保护措施

编辑
2004年6月10日,北辛舍利塔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辛舍利塔北辛舍利塔

2019年10月,北辛舍利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北辛舍利塔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北辛村。

山西万荣北辛舍利塔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北辛舍利塔,路程约34.2千米,用时约1小时。

下一篇 普救寺塔

上一篇 新绛寿圣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