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兴寺塔 编辑
重兴寺塔,又名宋塔、铜川塔,为古佛塔,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城关街道北街社区宋塔巷文化馆院内,背依虎头山,南临方泉水,北临姜女祠,面对漆水河,始建于隋代,重建于北宋,后屡次修葺。
重兴寺塔为多层密檐式建筑,青砖仿木结构,平面六边形,面积约7.96平方米。层高七层,斗拱挑角,高约16米,各层高度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塔底边长2.3米,塔壁厚1.61米。重兴寺塔内发现有隋开皇十二年(592年)石佛像及隋唐时期的石佛像头6个,其中佛像头4个、菩萨像头2个,还发现明代圆雕无头佛像1尊。重兴寺塔对研究中国古塔建筑历史艺术、佛教活动、当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1956年8月6日,重兴寺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重兴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重兴寺塔
地理位置: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城关街道北街社区宋塔巷文化馆院内
所处时代:北宋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名:宋塔、铜川塔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 号:7-1420-3-718
面积:约 7.96 m²
北宋年间,重建重兴寺塔。
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关中大地震时,重兴寺塔塔身微倾、刹倒挂。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同官县知县雷之采重修重兴寺塔。
1956年8月6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更名为“铜川塔”。
1982年10月23日至1983年5月4日,陕西省文物局拨款10万元对重兴寺塔塔身、塔檐进行维修加固。
2013年3月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更名为“重兴寺塔”。
重兴寺塔
名称由来
因塔所在地原建有重兴寺,所以得名重兴寺塔。
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重兴寺塔的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为重兴寺塔;一般保护区为东至开关厂后门房东,西到文化馆院内护坡下,北至文化馆办公楼前,南至文化馆龙门内边;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开关厂办公楼前,西至文化馆住宿楼后护坡下,北至开关厂库房院内,南至文化馆东西水泥路面南。
2013年3月5日,重兴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重兴寺塔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城关街道北街社区宋塔巷文化馆院内。
印台区文化馆
交通信息
陕西省铜川市内,乘坐公交2路,在印台区文化馆站下车到达;乘坐公交1路、7路,在印台区政府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