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昌寺塔 编辑

陕西省铜川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昌寺塔延昌寺塔

延昌寺塔,又称万佛寺塔,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正阳路街道赵家坡村。因传说延昌公主“持戒行结庵于此,手塑万佛,人遂称“万佛寺”,因该塔建于延昌寺内,故名延昌寺塔。

延昌寺塔为北宋建筑风格,为六角九级密檐式砖塔。现塔残高18.62米,底边长2.65米。塔身底层西北面辟券门,内设塔室。二层南、北面辟券龛,原置佛像已佚。二层以上实心,每面作仿木结构三间,三层增设平座钩栏;二至四层当心间多饰作板门,次间作卧极窗。塔顶残毁,现塔身向东北倾斜约有10度。

2013年3月5日,延昌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延昌寺塔

地理位置:陕西铜川市耀州区

所处时代:宋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名:万佛寺

编号:7-1425-3-72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延昌寺始建于北魏延兴年间(471~476年),因传说延昌公主“持戒行结庵于此,手塑万佛,人遂称万佛寺”。

北魏延昌元年(512年),帝屡诏公主归,公主坚辞,遂敕寺额曰延昌寺。

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延昌寺,该寺屡有建毁,寺已不存,仅存寺塔。

1940年秋,延昌寺前后大殿等建筑被国民党军队拆毁,修筑工事。

1983年,延昌寺塔顶予以维修。

1986年,建造塔亭保护。

2014年5月,延昌寺塔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后委托专业机构编制维修方案。

建筑格局

编辑
延昌寺塔具有北宋建筑风格,为六角九级密檐式砖塔。塔残高18.62米,底边长2.65米。塔身底层西北面辟券门,门宽0.94米,内设塔室。二层南、北面辟券龛,原置佛像已佚。二层以上实心,每面作仿木结构三间,隐出倚柱、阑额,三层增设平座钩栏;二至四层当心间多饰作板门,次间作卧极窗。层间双排椽头出檐,施五铺作双抄斗祺,补间铺作一朵。塔顶残毁,多有维修,现塔身向东北倾斜约有10度。

延昌寺塔

文物遗存

编辑
延昌寺址内原有金明昌四年(1193年)法海石塔1座,20世纪迁至药王山博物馆;另有《延昌寺宗派图》碑、“王扶梨造像碑”“王木欣女造像碑”存藏于耀州碑林。

延昌寺原有金明昌七年(1196年)《耀州华原县延昌寺三门记》碑、金大定二十年(1188年)《延昌寺记》碑、金承安二年(1197年)《延昌寺创修助缘檀越姓名记》碑等,于“文革”期间被砸成碎石砌作水池,幸《陕西金石志》录有《三门记》碑全文,且有存世碑拓。

历史文化

编辑

延昌寺

延昌寺因北魏孝文帝的女儿延昌公主在此修行而得名。虽皇廷于北魏延昌元年(512年)屡诏公主归,但坚辞不回,圆寂后赐寺额曰延昌寺。清陈仕林《耀州志》卷十有载“州西十五里有延昌寺,临涧谷河建,自后魏延昌公主始,公主持戒行结庵于此手塑万佛,人遂称万佛寺”。因此,延昌寺又名万佛寺。

文物保护

编辑
2008年9月,延昌寺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并公布保护范围为塔基四周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四周各外延20米。

2013年3月5日,延昌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延昌寺塔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正阳路街道赵家坡村。

延昌寺

交通指引

铜川市内乘坐608路公交车,桥头公园站下车步行前往。

下一篇 宜君石窟群

上一篇 重兴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