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山遗址 编辑
凤凰山遗址,又称“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西北部,占地面积20平方千米,遗址内分布有仰韶、龙山、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以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为主,于1981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
凤凰山遗址区内有高规格大型墓群22座,中、小型墓群4000余座,建筑基址44处,制陶、铸铜作坊各1处,甲骨坑5处,1700多米围绕墓葬群的城墙。 凤凰山遗址对于研究“夏商周历史、中华文明史,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等具有重大价值。
2006年5月25日,凤凰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3月31日,凤凰山遗址被全国文物考古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中文名:凤凰山遗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西北部
所处时代:商至周
占地面积:20 k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0196-1-19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别名:周公庙遗址
1984年,全国文物普查首次命名此遗址为周公庙遗址,因其紧靠凤凰山,遂正式命名为凤凰山遗址。
200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周原考古队,对凤凰山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
2004年,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周公庙考古队,对凤凰山遗址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发掘。
凤凰山遗址发掘现场资料

凤凰山遗址中制陶作坊遗址
文物名称 | 文物简介 | 文物照片 |
---|---|---|
亚邲其斝 | 通高25.2厘米,口径13.2厘米,腹深12.9厘米,重2公斤。口外侈,尖唇,口上有柱,伞形柱帽,高领,束颈,分裆,三柱足,领腹间有一兽首錾。柱顶饰细勾连雷纹,颈部饰两道细弦纹,腹部分裆处饰人字形双弦纹,鋬下腹壁铸有铭义“亚邲其”。亚邲其斝的形制、纹饰与大臣邑斝(商代帝辛六年器)、妇斝(亦帝辛时期器)酷似。 | |
史父已鼎 | 通高21厘米,口径17厘米,腹深8.5厘米,重2.05公斤。立耳,方唇,平沿,口微敛,分裆,高柱足。腹部饰3组云雷纹填地的饕餮纹。底部有烟炱。腹内壁铸铭文一行“父己○史”(“□”字在亚业形内)。从器形、纹饰和铭文书体看,为商末周初器。 | |
乳钉纹簋 | 通高15.6厘米,口径25.1厘米,底径17.6米。腹深11.7厘米,重2.1公斤。方唇,平沿,腹收较直,高圈足。口沿下饰夔龙纹一圈, 兼有3个小兽头,腹饰粗雷纹衬底的乳钉纹。此簋形制、纹饰均具有西周早期特点。 | |
涡纹鼎 | 通高27.3厘米,口径21.6厘米,腹深14.3厘米,重3.1公斤。立耳,方唇,腹微鼓,平底,柱足。口沿下饰涡纹兼目云纹。涡纹既不是动物图案,也不是植物图案,它是古代人民观察自然抽象出来的一种图案。此鼎属西周早期器。 | |
双耳鬲 | 侈口,方唇,分裆,柱足。颈饰弦纹一道,通体素面。通高15厘米,口径13.5厘米,腹深7厘米,重0.9公斤。从造型判断,该鬲为西周早期后段铸造。 |
地理位置
凤凰山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西北部。
凤凰山
交通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内乘坐101路公交、107路公交、104路公交,周公庙站、祝家巷站、陵头村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