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贞墓 编辑

陕西省宝鸡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茂贞墓李茂贞墓

李茂贞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是后唐时期秦王李茂贞和夫人刘氏的“同茔不同穴”合葬墓,是五代时期贵族墓葬的典型代表。

李茂贞墓是以唐代帝王陵寝制度中的墓葬形制为样板所修建。墓葬坐北朝南,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李茂贞夫人刘氏墓由墓道、端门、庭院、墓门、前甬道、前室、后甬道以及后室等几部分组成。李茂贞墓内保存的丰富神道石刻、完好的墓志文字、精美的端门以及乐舞雕刻等随葬品,展示了千年前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画面,为研究晚唐五代历史和墓葬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李茂贞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李茂贞墓

地理位置: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金河镇陵原村

所处时代:五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8:00—17:30

编号:7-0678-2-16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保护碑保护碑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李茂贞去世,时年六十九岁,葬于大唐秦王陵(李茂贞墓)。

2001年,宝鸡市考古队对五代时期的李茂贞墓进行了抢救发掘。

2003年4月,大唐秦王陵博物馆在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墓葬格局

编辑

墓葬

李茂贞墓是以唐代帝王陵寝制度中的墓葬形制为样板所修建。墓葬坐北朝南,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李茂贞夫人刘氏墓由墓道、端门、庭院、墓门、前甬道、前室、后甬道以及后室等几部分组成。端楼正面向南,背朝墓室,是唐风青砖仿木歇山双重飞檐建筑,高8米、宽4米,气势恢宏、巍峨高大。用青砖雕刻出仿木门窗、护栏、筒瓦和人物,栩栩如生,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砖砌端门。下部巨石填塞门洞,犬牙交错。

神道

神道位于李茂贞墓和夫人墓的正南方,神道北端距离夫人墓道开口30米。两个墓共用一个神道。神道宽12米、长140米。神道东西两侧各有石像生(帝王或大臣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面向神道南北向中轴线。

文物遗存

编辑
神道两侧对称安放华表两尊和15组共34尊石雕像。从南向北依次为:虎、驮马、骑乘马和控马官、猪、狗、羊、牛、猴、东西两侧各6尊文武官像。墓室内有用青砖砌墙并券的八边形穹窿顶;有栩栩如生墓道两侧18幅乐伎图;有唐代珍贵的胡人马乐俑;有精美的砖雕“十二生肖图”“八人抬轿图”“二人抬轿”“汉人牵马图”“胡人牵驼图”。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开青砖形成勺状“地面天象图”;有埃及“金字塔”式的人面兽身镇墓兽;还有带有神秘色彩的千年石函。具有观赏和研究价值,在唐代帝王陵寝中极为罕见。

在两座分别长为120米、深20米的地宫中,有高8米、宽4米用青砖仿木雕刻而成,保存完整的全国最大的地下飞檐古建端楼。

墓室内部

研究价值

编辑
唐末五代地方藩镇的墓葬,几乎不见带有神道者,如四川的王建墓、陕西彬县冯晖墓、河北保定王处直墓,墓前均无神道。而李茂贞及其夫人墓,不但使用了神道,而且,两墓分两次修建了在一条中轴线上的两个分神道叠加为一个大神道,华表立在神道中部,构成了李茂贞及其夫人陵墓神道的最大特点,自然也就是独一无二的神道。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李茂贞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李茂贞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金河镇陵原村。

宝鸡大唐秦王陵博物馆

门票

大唐秦王陵博物馆门票22元/人。

交通

大唐秦王陵没有直达车辆,游览须自驾或包车、租车。

下一篇 净光寺塔

上一篇 成山宫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