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栏革命旧址 编辑
马栏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西约400米的西河坡村北的山梁之上,总面积约75平方千米。
马栏革命旧址由关中分区党政军机关及中共陕西省工委马栏旧址、习仲勋旧居、马栏七孔桥、关中分区大生产成果展览室、马栏革命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碑、水上剧场、烈士陵园等部分组成。2007年,旬邑县委、县政府开始修复建设马栏革命旧址,2011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马栏革命旧址见证了在这一革命时期,习仲勋、汪锋、张仲良、赵伯平、高锦纯、张德生、文年生、王世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工作和战斗,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革命纪念地。
2019年10月,马栏革命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马栏革命旧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西约400米的西河坡村北的山梁之上
所处时代:1939~1949年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
编号:8-0732-5-21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建成关中分区大生产展览室工字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为了解决交通困难、方便物资运输、打通关中分区与延安的通道,关中分区组织马栏军民人拉、肩扛采集石料,在马栏河上建起了一座七孔石桥。1977年,补修桥面时,加宽1米,增筑了栏杆。1986年,再次维修,增设了两边人行道及钢管栏杆。
2007年,旬邑县委、县政府开始修复建设马栏革命旧址。
2011年6月,马栏革命旧址正式对外开放。
2009年,马栏革命纪念馆建成。
马栏革命旧址组图
2011年修复后的旬邑县马栏关中分区机关旧址
关中分区党政军机关及中共陕西省工委马栏旧址,现存窑洞375孔。民国三十年(1941年)底,关中分区机关迁到马栏镇马栏村,先是住在群众家中,后相继开挖了300多孔窑洞。在一处院落中,有27孔窑洞保存得较完好,是习仲勋、李先念、彭德怀、汪锋等同志当年长期工作、居住过的窑洞、警卫人员站岗值勤的哨所,和关中报社旧址、当年关中分区和陕西省委各部门的旧址(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社会部等)。每一孔窑洞中,革命前辈曾经用过的办公桌椅、喝水的茶杯、放文件资料的木柜子,甚至睡过的土炕,都干净整洁、摆放有序。
关中分区大生产成果展览室(工字房)
关中分区大生产展览室工字房
马栏革命纪念馆
马栏革命纪念馆
马栏七孔桥
马栏七孔石桥
水上剧场
关中地委小会议室
关中地委小会议室
马栏革命纪念广场、纪念碑
马栏革命纪念广场、纪念碑
马栏革命纪念广场,高约18米的马栏革命纪念碑象征着马栏从民国二十年(1931)到1949年,经历了18年的革命历史。底座6个台阶,则象征马栏从民国二十年(1931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共经历了6年的土地革命战争,为走向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碑上是时任关中警备区司令员、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团长的老一辈革命家王世泰生前题写的“马栏革命纪念碑”几个大字。广场左侧,是全长约40米、高2.5米的汉白玉浮雕景观墙,12个相互关联的画面。
马栏革命旧址
地理位置
马栏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西约400米的西河坡村北的山梁之上。
马栏革命旧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马栏革命旧址,路程约29.3千米,用时约41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