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城城隍庙 编辑
韩城城隍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区东北隅,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6平方米。庙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万历五年(1577年),扩建,后多次重建。
韩城城隍庙坐北朝南,平面分四道院呈“十”字形,以山门、政教坊、威明门、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含光殿等构成南北中轴线。庙中所有建筑构架均采用彻上明造,梁架仍保留叉手,前后檐多用“大额”,山面用阑额和普拍枋。歇山顶收山较大,形制古朴,反映了当地明初建筑的特征。
2001年6月25日,韩城城隍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韩城城隍庙
地理位置: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区东北隅
所处时代:明
占地面积:15600 m²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5-0426-3-232
韩城城隍庙
据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韩城城隍庙记》碑刻记载:“楼始隆庆辛未五年(1671年)夏,成于王申六年(1572年)之秋。殿始万历丁丑(五年,1577年)夏,成于戊寅六年(1578年)之冬。”又据明万历年间《重修城隍庙记》和《重修城隍庙碑记》碑碣记载:“自正殿至大门,俱增饰焕然”。“东枝门修自南隅,西枝门暨过亭,则北隅程嘉佑、陈克典等所修也”。其修葺时间在明万历二十三年至三十四年(1595~1606年)。据庙内现存石刻题记,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创建了庙外的琉璃照壁。据《重修城隍庙钟楼记》载:“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修钟楼。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铸造城隍铜坐像和铜香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重修西枝门外八字墙,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寢殿(见殿内梁楸墨书题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修庙前影壁”。城隍庙创建年代不详,但据文献记载,庙内建筑应为明代修建,部分建筑经清代修葺。
广存殿

德馨殿
正门
正门建在高台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悬山顶,绿色琉璃瓦屋面,当心间设板门,门额正中书写“城隍庙”3个大字,檐下斗拱为五铺作出双抄,重拱计心造。在悬山两际施博风板并安悬鱼、惹草。正门左右为枝门,与正门连为一体,枝门为单檐悬山顶,琉璃屋面,檐下斗拱为六铺作出三昂,重拱计心造,有补闻铺作,其两侧设八字墙,墙中镶嵌琉璃龙虎图案。
壁屏门
正门南端为“壁屏门”,穿过门对面为琉璃照壁。壁屏门两侧为琉璃影壁,饰有风凰戏牡丹,鲤鱼跃沧海,山林古庙,亭台楼榭等图案。门前跨街中央,东西各有木牌坊,东名“监察幽明”,西名“保安黎庶”。
广荐殿
广荐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架橡,单檐悬山顶、灰瓦屋面琉璃脊饰,斗拱为四铺作单抄,重拱计心造。殿前宽敞开阔,是赛会活动的地方。院内原有“幽赞化育”牌坊、东西戏楼,现仅存西戏楼,该戏楼为重檐三滴水十字歇山顶,平面星方形,边长为7.2米,檐下斗拱为如意拱,品头均雕成龙头、花卉,柱、额枋等处均做透雕,装饰以海水朝阳,二龙戏珠,浮云飘逸等图案。
德馨殿
德馨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单檐歇山顶,琉璃瓦屋面,斗拱为四铺作出单抄,设补间铺作,两山墙拱眼壁处绘有壁西四幅。殿前有月台。殿前东西两侧为东西庞,各为12间(其中东庞3间已毁圯),单檐悬山顶,琉璃瓦屋面,东庞斗拱为五铺作出三昂,重拱计心造;西庑斗为五铺作出双昂,重拱计心造,两庞栌斗、拱、升子均作雕花,可谓独具匠心。
灵佑殿
灵佑殿,即“正殿”。该殿为城隍神之形貌所在地,其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殿内为双槽柱网,单檐歇山顶,琉璃瓦屋面,檐下斗拱为五铺作出双抄,重拱计心造,无补间铺作,拱垫板上残留有彩画图案。殿内原有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铸造的城隍铜坐像和铜香鼎,现藏于韩城市博物馆。
含光殿
含光殿,即“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架椽,殿内为双槽柱网。单檐悬山顶,琉璃瓦屋面,斗拱为五铺作出双抄,重拱计心造,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楸下有“大清道光九年岁次已丑三月戊辰十八日壬子癸卯时竖柱上梁袱祈保佑无疆”墨书,为重修时题记。殿庑东西两侧是道士居住的场所,东道院仅存楼房3间,西道院存四座17间。
城隍
城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守护城池之神,为道教所信奉,周时八腊之祭,为祭城隍之始,唐代郡县皆祭城隍,宋以后其祀遍天下。明清普遍兴盛各县建城隍庙之风。
城隍庙庙会
据县志记载,城隍庙庙会以每岁八月二十前后,凡五日。此时商贾辐辏,百货云集;士女朝礼,香火杂沓;箫鼓燕享,备极繁华;乐伎歌舞,尽态极妍。
韩城市博物馆
韩城市博物馆是一座将文庙、东营庙、城隍庙三个古建筑群一气贯通,集元明建筑与文物陈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丰富,珍贵文物众多,是韩城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缩影。
2001年6月25日,韩城城隍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韩城城隍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区东北隅。
韩城城隍庙
交通信息
从韩城市新城乘101、102路公交可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