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营庙 编辑
北营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金城大街254号,始建于元代,占地2460平方米,为主祀关帝的庙宇,坐北面南,整个院落由关王祠、孙真人祠、西道院组成。
韩城旧城历代驻扎兵营之地曾设东、西、南、北、中五个营庙,现存北营庙有献殿、寝殿。北营庙体现了人神共治的思想文化,这种建筑格局是韩城古城所特有的。北营庙整个装饰集浮雕、透雕、绘画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006年5月25日,北营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北营庙
外文名:Beiying temple
地理位置: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金城大街254号
所处时代:元
占地面积:246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6-780-3-483
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北营庙碑。
2009年,金城文管所保护实施了文物本体维修、消防、防雷、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工程。
结构
北营庙
北营庙是主祀关帝的庙宇,坐北面南,总面积2460平方米,现存主体建筑过殿、献殿、寝殿、戏楼,附属建筑有西偏殿及道院的东厢房和北房,布局紧凑,主体建筑前后献殿寝殿通连,形成一体。戏楼木雕华丽,为元代遗存。
特点
北营庙集浮雕、透雕、绘画等装饰于一体,是将过殿、享殿和寝殿三座殿堂连在一起,既省去了部分木装修的门、窗,又扩大内部使用的空间,同时又给立面形象增加了层次感,从建筑的形式上来看,为卷棚—硬山—歇山,从建筑的体量上来看,也就是由轻到重,即由低到高,虽单体建筑的体量均不大,但是庙内的整体格局保存基本完好,殿堂构造的处理独特。
前献殿
前献殿,单檐卷棚悬山顶,布筒瓦,抬梁式,两椽栿。面阔五间,进深3.75米,当心间3.5米,次间3.3米,稍间3.25米。
后献殿
后献殿,单檐硬山顶,布筒瓦,抬梁式,四椽栿。前檐金柱一排四根。面阔五间,明次间面阔与前献殿相同,稍间与次间相同。
寝殿
寝殿,单檐歇山顶,布筒瓦,抬梁式,四椽栿。斗栱五铺作,出双抄,重栱计心造,前檐柱头是一根通长的柱额,额下作绰幕枋,殿内金柱前后各一排共8根。面阔前三后五间,总进深11.15米。前当心间5.7米,次间5.2米,后当心间3.4米,次间3.3米,稍间3米。寝殿之西,为一座单檐硬山顶布筒瓦殿宇,面阔三间。其西侧有道院,现存东厢房四间和北房五间,西房二间。
戏楼
戏楼在庙院之南,殿宇之前。北向,单檐歇山顶,抬梁分心式,四椽栿。前檐两柱方形,上置方额,下施立枋并雀替,上出挑平枋并作斗栱,共五攒,转角斗栱五铺作出双抄,补间铺作中三攒为双昂如意华斗栱,斗栱间前饰木山,背封面有绘画,斗栱平枋下各饰以垂花,垂柱间饰以透雕二龙戏珠、双凤戏牡丹,布满空间。又两翘角檐下各饰以垂花。大额及其立、平枋竖面分别浮雕以亭阁桥梁,仙人骑兽,香鼎宝器,凤飞云天。额头贴饰浮雕狮头,两山墙上斗栱间砖封面有绘画。
寝献后当心间额亦悬镂雕华带贴金字竖匾一方,中题“圣殿”两个楷书大字,上下款题:“康熙岁次戊戌(1718年)夏四月之吉,高族敬献;马邑县知县社人高坚书。”
殿内西稍间前立有《历代名医之图》碑一通。
地理位置
北营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金城大街254号。
北营庙
交通指引
渭南市内乘坐韩城101路、韩城102路、旅游专线可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