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城店遗址 编辑
蒲城店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区东15公里卫东区蒲城街道蒲城店村北的岗地上, 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 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平均厚度约2米,最厚达4米。
蒲城店遗址东西宽540米,南北长300-500米,西临昆阳大道,北濒湛河故道,南望沙河,东部地势一马平川。 它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和夏代二里头文化有重要的价值。
2006年5月25日,蒲城店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蒲城店遗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乡蒲城店村北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至汉
占地面积:约 20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6-0137-1-137
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开始对蒲城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2020年,由豫晋皖陕等省联合申报的“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2020—2024)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并启动实施,蒲城店遗址也重新进行了系统勘探。
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主要发现的遗迹以龙山文化的城墙和灰坑为主,龙山城址位于遗址的东北部岗地上,大致呈东西向长方形,现存东、西、南三面城墙,北面是湛河故道(北墙可能被河水冲毁),西墙(含城壕)残长124米,南墙中东部向北转折后又向东延伸,南墙全长246米。城墙底部宽7—9米,残高约3米,夯层厚约0.2米,现存城墙由主体墙和两面护坡组成,墙外紧接宽而深的城壕。该城址的时代为龙山文化晚期。灰坑多呈圆形,大多为平底和锅底形,敞口或直口,出土遗物多陶器,陶质多为夹砂灰陶,器形有罐、盆、钵等。
蒲城店遗址古城模型
第二阶段代表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主要发现的遗迹为城墙和房基,城址位于遗址西南部,保存较好,略呈东西向长方形。城址(含城壕)东西长约260米、南北宽204米。筑城时特意先把拟建城墙之处的原有杂土挖出,再填以较纯净的土并经夯打以使城墙地基坚实。房基遗址十分集中,在不到4000平方米的区域内发现了二十多处的房基,有一间、两间、三间和多间,最多为一排七间,每间的长度大约在2—3米之间。从一处房子的房间的数量看,这一时期正处在一个从群居到一家一户生活的过渡时期。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陶器主要有罐、盆、钵等,石器主要为穿孔石刀。该城址的年代大致为二里头文化早期,是夏代一座军事重镇。
蒲城店遗址出土的平底碗(二里头文化)
第三阶段代表两周文化。主要发现的遗迹有灰坑、墓葬和水井,灰坑以圆形和不规则形为主,墓葬为竖穴土坑,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器形有鼎、敦、罐、壶、豆、钵、盆等。
蒲城店遗址出土的小口高领陶瓮

蒲城店遗址房基

蒲城店遗址出土的陶窑
第四阶段代表两汉文化。主要发现的遗迹有建筑遗迹、墓葬和陶窑,建筑遗迹主要为大量的建筑用筒瓦和板瓦,墓葬为空心砖墓和小砖墓,出土遗物有陶罐、陶壶、陶钵、铁剑、铜镜等。
第五阶段为宋代遗存。主要发现有宋代的六边形和八边形砖室墓,墓内有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有的砖雕上有熨斗、剪刀、尺子等,墓内有砖砌的棺床,有的墓内为仿木陶棺,棺内为二人,二次葬。
第六阶段为明代遗存。主要发现的为明代的平民墓葬,随葬品较少。
2006年5月25日,蒲城店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蒲城店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乡蒲城店村北。
蒲城店遗址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
①平顶山市城区可乘坐807路公交在蒲城村站下,步行约90米;乘坐11路公交在东方汽贸物流园站下车,步行约600米。
自驾
从平顶山市政府出发,路程大约28.4公里,约需43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