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邑故城 编辑
叶邑故城位于河南省叶县叶邑镇旧县村。 叶邑故城城方18里,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北依澧水,东邻烧车河。春秋时期曾为许、应国都。城内街道、城门、城墙、寺庙等遗址大部分尚得保存。
叶邑春秋时曾为楚国政治家、军事家叶公沈诸梁的封地,叶公尹叶期间修水利、劝农桑。使叶邑地丰民强,成为楚国北方重城之一。 今叶邑故城周围分布有同时期的叶公墓、东西二陂、许国贵族墓葬群等重要文物遗址,对研究中国古代城文化、姓氏文化及东周许国文化均有重要价值。
2006年,叶邑故城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中文名:叶邑故城
外文名:old city of YeYi
地理位置:河南省叶县叶邑镇旧县村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价格:免费
占地面积:约 1000000 m²
著名景点:叶邑故城
所处时代:周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Ⅰ-14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文号:国发〔2006〕19号
春秋早期,应国被楚国灭掉,叶县成为楚国版图。
周简王十年(公元前576年),许为楚之属国,国小而近郑,常被郑国侵扰。许国国君许灵公罔惧郑国入侵而请迁于楚,是年十一月初三,楚公子申迁许于叶,把叶邑(今叶邑镇旧县村)作为国都。
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楚封沈诸梁(字子高)于叶邑,号为“叶公”。叶公治叶期间,率叶民修筑东西二陂,灌溉农田,惠及今世。遗址尚存。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孔子自蔡至叶,叶公(沈诸梁)问政于孔子。留下了溺车、晒书台、揽车李、问政处、问津古渡等遗迹。
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军与汉军在昆阳(今叶县)展开决战。王莽军大溃北逃,汉军大胜。
故城规模
叶邑故城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500米。发现有城垣。城外分布有多处东周时期墓群。
故城布局
叶邑故城夯土城墙
出土的铜人俑
距叶邑城址较近处的常庄村3座墓均为楚国墓,出土器物包括青铜器、木器、陶器、玉器、铅器、车马等,其中不乏国内精品。 常庄村4号墓为春秋时期许国国君许宁公(许灵公)之墓,其出土的编钟、青铜三戈戟、钺戟等均为中国发现的文物精品。
2018年3月,考古人员在“双冢子”墓地发掘有剑、戈、鐏、镜、车马器等青铜器,以及陶鼎、陶壶、陶兽、琉璃珠等。
许灵公墓的四扉棱铜编钟
发掘出的战国早期楚国贵族墓,对于研究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墓葬制度及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春秋时期,楚国曾以叶邑封沈诸梁,并赐予叶姓,史称“叶公”。叶氏由此起源,叶县故为天下沈姓、叶姓根之所在。自2000年重阳节以来,不断有叶氏后裔从世界各地到叶县寻根问祖、投资发展。
叶公(沈诸梁)在叶邑修建东、西二坡,西坡方圆二里,东坡东西长十里,南北宽七里。一为蓄水排涝,一为引水灌田,因势利导,比战国时期的郑国渠早200多年,今坝基及遗迹尚存,对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叶邑古围堰
“叶”的来历,相传与周成王“桐叶封地”有关。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这件事:成王与弱弟立树下,取一桐叶以与之,日:“吾用封汝”。周公闻之进见日:“大王封弟其善。”成王日:“吾与之戏耳。”周公日:“人主无过举,不当有戏言,言则必行之。”于是成王乃封小弟于应,是为叶邑。
叶公问政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曾专程到叶地拜访叶公,希望得到叶公的重用。孔子在叶期间,多次与叶公谈论为政之道,并称赞叶公治叶经验为“近者悦,远者来”。叶公和孔子就何谓“正直”的为人标准进行了讨论。叶公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却不以为然地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由此,叶公对孔子的学说产生了怀疑。一天,他向孔子的弟子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知道后,责怪子路说:“汝奚不对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因二人观点不一致,孔子的叶邑之行并未得到所期望的结果,于是他很快离叶北返。孔子的门人大为不满。后来,一些儒士借用叶公喜欢画龙的故事杜撰了《叶公好龙》的寓言,把叶公喻为伪君子。
昆阳之战
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汉军围宛,并连克昆阳(今叶县)、定陵、郾城。三月,王莽闻南阳守将甄阜、梁丘赐战死,刘玄称帝,宛城被围,大惧,命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兵百万(其甲士42万),挥师南下。五月,新军十万余至昆阳,围城数十重。汉军八九千人坚守城垣,刘秀等至郾城、定陵调集援兵。六月,刘秀率军驰援昆阳,在距新军四五里处布阵,并亲率敢死者3000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阵乱,王寻被杀。城中汉军亦鼓噪而出,里外夹击,新军大溃北逃,汉军大胜,尽收其辎重、车甲珍宝。
门票:免费开放
交通:自叶县县城出发,沿昆阳大道或叶公大道、234国道南行,途经叶邑镇,至旧县村。
中旧县村
平顶山市叶县
详情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