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村遗址 编辑
阎村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阎村以东、黄涧河西岸的台地上,地势较为平坦,高出河床约3米。南北长35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共约25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3米。
阎村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部落遗墟,内涵丰富。分布有居住、墓葬、手工业地带。阎村遗址不仅是一处相当大的古人类村落遗址,而且还是一个瓮棺埋葬区。1978年,出土了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珍藏于国家博物馆,在国家文物局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64件(组)重要文物中名列第一。
2019年10月7日,阎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阎村遗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阎村以东、黄涧河西岸的台地上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占地面积:约 25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080-1-08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64年以来,阎村遗址及附近修筑河渠和平整土地,不断出土瓮棺葬、白衣彩陶、石斧、石铲、骨针和大量的夹砂红陶片。
1978年11月,原临汝县纸坊公社纸北大队村民在阎村东地挖树坑时,挖出了一批陶器。这批陶器共13件,包括鹳鱼石斧彩陶缸。
阎村遗址
阎村遗址文化层
阎村遗址文物丰富,多为石器、陶器。
石器
阎村遗址出土石斧图
陶器
阎村遗址出土的彩陶片
鹳鱼石斧彩陶缸
鹳鱼石斧彩陶缸
鹳鱼石斧彩陶缸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画符号等。白鹳的眼睛很大,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
鹳鱼石斧彩陶缸的发现,把中国绘画史向前推移了数千年。这幅画解读了原始人使用石斧的方法,画面的寓意一说,陶画上的两种动物都是氏族和部落的图腾。鹳鸟是死者本人所属氏族及部落的图腾,鱼则是敌对氏族及部落的图腾。石斧在原始人征服、改造大自然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权力的象征;还有专家认为鱼类是远古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老鹳捉鱼”反映的是原始人祈求渔猎收获的愿望,是史前艺术家表达理想,借陶缸的表面来进行描写现实的创作。
《鹳鱼石斧图》在绘画史上,不仅反映了人类早期绘画萌芽时期的艺术风格,已经具备了中国画的基本画法,应当是中国画的雏形,而且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它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展现了中国史前绘画艺术家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思想。
《鹳鱼石斧图》从民族艺术而言,彩绘陶缸证明了中国先民很早就成功掌握了点、线、面的艺术表现方法和绘画法则,整个器皿和构图展示出一种较强的民族时代精神与艺术魅力。从科学角度而言,先民很早就能够利用黏土,经水湿润,塑成一形状,彩绘加工,干燥烧成,整个工艺流程掌握得既熟练又恰到好处,展示了先民开发大自然,利用化学变化创造发明的科技水平。
地理位置
阎村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阎村以东、黄涧河西岸的台地上。
阎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政府开车前往阎村遗址,路程约17.9千米,用时约27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保安古城遗址
上一篇 豫陕鄂前后方工作委员会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