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由寨遗址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由寨遗址许由寨遗址

许由寨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镇许由村及其周围,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

许由寨遗址集高士许由寻根文化、花木、茶、水文化于一体,是许氏文化的发祥地。许由寨遗址高出地面约5米,文化层厚3~5米。遗迹、遗物丰富,遗址保存状况较好,对于研究史前时期聚落遗址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河南史前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2013年3月5日,许由寨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许由寨遗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镇许由村及其周围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占地面积:约 10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277-1-277

历史沿革

编辑

许由寨遗址许由寨遗址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地方重修许由寨,现存《重修许由寺公德碑》一通。

遗址特点

编辑
综述

许由寨遗址许由寨遗址

许由寨遗址集高士许由寻根文化、花木、茶、水文化于一体,是许氏文化的发祥地。许由寨遗址南临玉带河,西临老潩水。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高出地面约5米,文化层厚3~5米。许由寨遗址遗迹、遗物丰富,遗址保存状况较好,遗迹、遗物均在遗址中部分寨墙处有所暴露。

墓葬及遗迹

许由寨遗址发现的遗迹有灰坑、墓葬等。灰坑有筒形坑、袋状坑和不规则形坑等,墓葬为小型土坑竖穴墓。

许由冢

许由寺公德碑许由寺公德碑

许由原冢高约5米,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约8米。《鄢陵县志》载,金代大定三年(1163年),在冢前建有许由寺、许由祠和许由塔。寺分上寺、下寺;塔在上寺前,高20余米;祠堂位于冢东南侧。因年深日久,寺、祠、塔已无存,唯冢犹在,留有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修许由寺功德碑》一通。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许由寨遗址发现遗物有石器、陶器等,石器有铲、斧、镞、刀、梭等,陶器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还发现方鼎足、鸭嘴鼎足、大足鬲、甑、缸、杯等,上边的纹饰有方格纹、篮纹、篱笆纹、粗细绳纹、附加堆纹等。

重修许由寺公德碑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地方重修许由寨,现存《重修许由寺公德碑》一通。

许由寨石匾

许由寨石匾1方,清咸丰十年(1860年)刻。

铜镜

许由洗耳泉许由洗耳泉

铜镜,名为金代许由巢夫故事镜,上面刻着在河边参天大树之下,一人用手掬水洗耳,另一人牵牛与他对话。许由的故事,是宋、金、元时期铜镜装饰的重要题材。

历史文化

编辑
许由

许由像许由像

《汉书·古今人表》载:许由,称许繇,姜姓,字武仲,阳城槐里(今州西部至告城一带)人,是上古尧帝时的一位部落首领,德行高尚,被人们誉为“贤者”“高士”。当时的尧帝是一位开明的君主,晚年时期想把帝位禅让给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听说许由后,他认为把帝位传给许由将是万民之福,可许由不接受。据《史记·伯夷列传》载:“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晋朝皇甫谧《高士传》云:“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这就是讲许由不但没有接受而且还认为名利污染了他的耳朵,就跑至溪边洗耳,怕尧再派人来纠缠,于是带领他的部落出箕山沿颖水而下,来到这里,看到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美,獐鹿成群,认为这是一块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他的部落就停了下来,架木结草为庐,开垦土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静生活。经过艰苦的劳作,这块原始荒地逐渐变成了生长庄稼的良田和适宜放牧牲畜的草场,他们牧耕、繁衍生息,成为这一地域的主人后来,人们将许由部落居住的村庄叫许由寨,生活的地方叫许地,开垦的土地叫许田,从而点燃起许昌的文明之火,许由也成为许地之祖。

研究价值

编辑

许由寨遗址许由寨遗址

许由寨遗址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一座古城堡,为研究中国史前时期遗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对于研究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延续,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许由寨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许由寨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镇许由村及其周围。

许由寨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许由寨遗址,路程约15.3千米,用时约24分钟。

下一篇 鄢国故城

上一篇 “许昌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