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遗址 编辑
黄山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遗址。
黄山遗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文化层厚达约5米,文化序列涵盖仰韶、屈家岭、石家河,前后无缝延续,重要遗迹保存较好。黄山遗址是南阳盆地已发现的同时期面积最大的遗址,遗迹规格高、内涵丰富是一处特征鲜明的玉石器制作中心性聚落遗址,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基本特点,为探讨豫西南地区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
2013年3月5日,黄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黄山遗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占地面积:约 30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280-1-28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59年1月,原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为配合焦枝铁路建设,在遗址西南部和北部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
黄山遗址挖掘现场
黄山遗址
2022年11月,在山东台地、山西岗地等地进行发掘,出土大量仰韶、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遗迹。仰韶中晚期,地面圆形粮仓群密集出现,其中面积约50平方米粮仓同一层面就有5座。码头清理约三分之一,在岸上发现丰富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建筑遗迹。12月,黄山遗址清理出16座大型粮仓群基址。发现了大量粟以及稻、黍种子。
十字墙与工作台
墓葬
黄山遗址发掘清理出仰韶房址或作坊、墓葬和灰坑,屈家岭房址或作坊、墓葬、灰坑和祭祀坑,仰韶和屈家岭文化瓮棺葬,石家河房址、灰坑,延用3个时期的码头和人工河,以及汉代墓葬等遗迹多处。在整个文化层的最底部,是两个仰韶早期的墓葬。其中一个墓葬被地层叠压着,露出一隅,发掘出了典型的仰韶早期陶钵和小陶罐。将遗址的历史追溯到了7000年前。另一个墓葬内发现一具缺失头部的男性骨架,在其顶部发现一“石块”,是南阳独有的独山玉坯料。在黄山遗址前期的发掘中,大部分玉器加工遗迹历史大都距今4000~5000年,而这块玉坯料的发现,将南阳的制玉历史往前推进了2000多年。
F2前坊后室
黄山遗址出土文物
黄山的文化遗存丰富,出土了石制玉石工具和玉石制品4万余件。骨器50件、陶器近700件,还有大量的玉料、石器、陶器与少量玉器等。
陶器
陶器有鼎、钵、壶、盆、罐、豆、碗、盘、杯、器座、环、纺轮等。主要来自瓮棺葬和房址,少数是灰坑所出,作坊址内只发现1件常见的炊器鼎。
石器
石器农具种类有耜、斧、铲、锛、凿、刀等,兵器有钺和镞。
玉器
玉器质地有独山玉、玛瑙、黄蜡石、石英、汉白玉、方解石、滑石等,种类有耜、斧、铲、锛、凿、璜、珠等。
骨器
骨器有镞、簪、针、锥环、匕等。
黄山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晚期和屈家岭文化时期集玉石矿料采集,玉石器加工与交流的“基地加港口”性质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此后石家河文化时期规模化生产玉石器,是属于填补原始玉石器工业体系空白的重大考古发现。
黄山遗址发现的码头遗迹为国内史前阶段首次发现,与人工河、自然河构成的水路交通体系,体现了古人对水资源重视利用和对外交流所需。
黄山遗址考古发现仰韶中晚期粮仓群,展现了6000多年前原始贸易的辉煌,为探讨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
地理位置
黄山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
黄山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黄山遗址,路程约15.1千米,用时约3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