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编辑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嵖岈山镇嵖岈山街,是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成立地,成立于1958年4月20日。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占地面积约27864平方米,办公楼位于旧址中部,楼房为双面二层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办公楼东、西两侧各有4排附属建筑,每排9间,用于机关食堂和工作人员住房。旧址东部有大礼堂1座和用于公社招待所的两层砖混楼房3座。旧址建筑物总面积约3051平方米。旧址办公楼墙面上保留着20世纪50年代书写的标语“人民公社万岁”及20世纪60年代书写的毛主席语录、绘制的毛主席画像。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是中国在大跃进时期遗留下来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人民公社旧址,旧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研究历史、探索体制改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2006年5月,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嵖岈山镇嵖岈山街
所处时代:1958~1983年
占地面积:约 27864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989-5-11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58年4月20日傍晚,信阳地区行署专员张树藩宣布“嵖岈山农业大社正式成立”。大社是由嵖岈山附近的27个合作社、9369户人家组成的。此后不久,按照谭震林副总理的提议,“嵖岈山农业大社”正式更名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陈丙寅为公社第一任党委书记。至此,全国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在嵖岈山诞生了。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办公楼始建于1958年10月。
20世纪70年代,在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东部新建大礼堂1座和用于公社招待所的两层砖混楼房3座。
1982年,重新设立乡权,人民公社宣布退出历史舞台。
2002年5月1日,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正式对外开放。
2009年,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在边修复边利用的同时,办公楼和8排平房旧址全面修葺完毕,新的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大门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东西长约172米,南北宽约162米,占地面积约27864平方米,办公楼位于旧址中部,楼房为双面二层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东西长43.10米,南北宽12.70米。办公楼东、西两侧各有4排附属建筑,每排9间,用于机关食堂和工作人员住房。旧址东部有大礼堂1座和用于公社招待所的两层砖混楼房3座。旧址建筑物总面积约3051平方米。
标语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办公楼墙面上保留着20世纪50年代书写的标语“人民公社万岁”及20世纪60年代书写的毛主席语录、绘制的毛主席画像。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藏品以公社时期文物为主、以民俗文物等为辅,开设有《公社发展史》一个基本陈列,《遂平民俗》《今日遂平》两个专题陈列,共六个展厅;在展陈内容上,突出“公社文化”主题,运用“板面+文物+历史照片”等展示方法追求最佳教育效果。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本着“一屋一品、一院一格,完整配套、整齐美观”的方略,坚持革命文物与民俗文物并重的展陈指导思想,对旧址办公楼和大食堂进行了复原陈列,再现了当年的工作和生活场景,现存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建立、发展、完善等环节的文献资料和实物等馆藏文物623套1883件。
遗址碑
地理位置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嵖岈山镇嵖岈山街。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路程约27.4千米,用时约40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