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演达墓 编辑
邓演达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陵东侧,原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第二公墓,1957年改建并将邓演达迁葬于此 。
邓演达墓座北朝南,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有十字型的水泥甬道对称分割。南侧为花坛及绿地,北侧为墓碑及墓冢,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 。邓演达墓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邓演达的墓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
1976年3月,邓演达墓被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邓演达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陵 。
中文名:邓演达墓
地理位置: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陵东侧
所处时代:1957年
占地面积:约 5000 m²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邓演达为革命烈士。
1957年8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拨款在原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第二公墓旧址改建邓演达墓。同年11月25日,邓演达遗骸由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殉难处迁至邓演达墓。
1958年3月,邓演达墓峻工。同年11月,邓演达墓移交中山陵园管理处。
1981年,邓演达墓整修,并在墓碑背面用镌刻邓演达简历 。
邓演达墓

邓演达墓
邓演达墓
相关人物
邓演达(1895—1931),字择生,广东惠阳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是武汉国民政府中国民党左派领导人。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出席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主席团成员和农民部部长,并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大革命失败后流亡至苏联,并赴欧亚诸国考察。民国十九年(1930年)5月秘密回到上海。同年8月9日在上海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主张反帝反封建,推翻南京反动统治,建立平民政权。民国二十年(1931年)8月正准备武装起义时,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同年11月29日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南京 。
2001年6月25日,邓演达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陵 。
地理位置
邓演达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陵东侧 。
邓演达墓
交通路线
公交
江苏省南京市内乘坐202路公交车,在灵谷寺公园站下车前往。
驾车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距离邓演达墓约8.9千米,驾车约32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