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道观前潘宅 编辑
卫道观前潘宅,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路卫道观前1-8号,东界徐家弄,西抵平江路,后门通混堂巷,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徽商潘麟兆所建。
卫道观前潘宅分五路六进,坐北朝南,占地达81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卫道观前潘宅中落建筑偏西,依次为门厅、轿厅、正厅及三进楼厅。内厅为五间两厢楼、重榆式、楼下前构鹤颈轩、船篷轩、梁缺均雕有各种花声、保存完整。
2013年3月5日,卫道观前潘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卫道观前潘宅
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路卫道观前1-8号
所处时代:清代
占地面积:67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971-3-26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1年,苏州市公房管理部门对潘宅西一路北面平房修复。
2004年,苏州市公房管理部门对卫道观前3号潘宅部分古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
2005年,苏州市公房管理部门对中路北面修缮。
2021年,将卫道观前潘宅变身为苏州城建博物馆一部分。
卫道观前潘宅
楼厅
卫道观前潘宅中落建筑偏西,依次为门厅、轿厅、正厅及三进楼厅。正厅原有“礼耕堂”匾额,面宽五间17米,扁作梁架构、前廊设一枝香轩,厅内置前后船篷轩,中为四界大梁,前密挑头雕水浪龙头鲤鱼。原厅内左右稍间隔有矮墙半栏,喜庆祝寿时,厅权作戏台,男宾在厅中观赏,半栏外供女宾看戏听曲。正厅,屋宇高峻,结构规整,用材粗壮,制作精细,为清乾隆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厅堂。内厅为五间两厢楼、重榆式、楼下前构鹤颈轩、船篷轩、梁缺均雕有各种花声,保存完整。
门楼
卫道观前潘宅有五座砖雕门楼,其中正落轿厅、大厅、内厅前各有一座保存较为完好,刻有“乾隆丁未年”款,每座门楼各具特色。轿厅前砖雕门楼,桃下立雕莲花式一斗三升牌科上枋素平,枋下饰葵式乱纹嵌花结挂落、字碑题刻“居德斯颐”,以蝙蝠、荷叶馆边,下枋雕锁形两边各穿一倾孔花线,整体造型繁简分明。轿厅背后面对礼耕堂的砖雕门楼为歇山顶、三落水、翼角起翘,牌科六朵,上枋雕编枝牡丹三方,垂柱饰曲尺回纹,立雕灵芝吊篮,字碑题刻“秉经酌雅”、整体造型美观,上部雕刻华丽、下部稳重简洁,保存完好。卫道观前潘宅第四进内厅前砖雕门楼雕刻较为精致,字碑题“旭丽风和”,檐下饰回纹、牌科两跳六朵,枫拱镂雕各式花草、上枋、下枋、兜肚、希柱及两侧山面,满雕四季花卉,中央以牡丹为主,两边饰有梅、兰、竹、菊、桂、桃花、鸡冠花、石榴、灵芝、佛手、寿桃、集名花仙果于一处,左右垂柱定盘枋各雕饰一只蟾蜍。
鸳鸯厅
卫道观前潘宅东落鸳鸯厅,全楠木营构,梁架前圆作后扁作,雕刻精美。厅前庭院有白皮松、紫薇等古树名木,院内假山被移走,在正落、东落之间,有稼袜堂、半砚斋等厅堂,是潘宅家庭观戏的地方。
卫道观前潘宅
2006年,卫道观前潘宅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卫道观前潘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卫道观前潘宅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路卫道观前1-8号。
卫道观前潘宅-南门
交通指引
苏州市境内乘坐2路、9路、32路、40路东线、40路西线、60路北线、60路南线、200路北线、200路南线、511路、900路北线、900路南线、923路、980路东线、980路西线、夜2路公交车相门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