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 编辑

浙江省杭州市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

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紫阳山东麓的宝成寺的岩壁面,开凿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题材为佛教密宗造像,是中国唯一有元代纪年题记的麻曷葛剌像。

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为一铺三尊的圆雕,整个龛形呈横长方形,龛顶略有弧度,高2.45米,宽4.1米,进深1.16米。龛内分别凿有并列的三个小盘,内有造像三尊。中间为本尊麻曷葛刺像,左侧为文殊骑狮像,右侧为普贤骑象像,三像后为尖拱形火焰背光。龛楣浮雕金翅鸟三只,左右还有飞鸟和奔兽各一。大龛北侧壁有元至治二年“朝廷差来官骠骑卫上将军左卫亲军都指挥使伯家奴”的汉文造像题记。为佛教史、古代造像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01年6月25日,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紫阳山东麓的宝成寺的岩壁面

所处时代:元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7:00~17:30

编号:5-0449-4-00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宝成寺为五代时吴越国王妃仰氏所建,初名释迦院。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额“宝成院”。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则额宝成寺。

元至治二年(1322年),元朝统治者派专史凿麻曷葛刺造像于宝成寺大殿正视岩壁右侧。

文革时期,3龛石窟造像被破坏了2龛。

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

建筑格局

编辑
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为一铺三尊的圆雕,整个龛形呈横长方形,龛顶略有弧度,高2.45米,宽4.1米,进深1.16米。龛内分别凿有并列的三个小盘,内有造像三尊。本尊麻曷葛刺居中,高1.38米,头型巨硕,体躯短小,比例严重不均,造型上也不是常见的三面六臂,而为一头两臂。但艺术家却以怒发上冲、冠带奋扬、蹙眉瞪目等表现出一副大黑天狰狞威猛的面孔,又以手抱鬼头、肩挂人颅。足踏魔女、颈系帖髅鼓腹箕坐等表现大黑天克服烦恼、摧破魔障的威力。大黑天的智慧和仁爱,通过文殊和普贤两菩萨的雕造体现出来。两菩萨均高0.56米,也同为梵式造像,它们不取汉地普萨的慈眉善目、雍容华贵,而是头大身短,面目诡异,左手按人头,右手握金刚杵或叉,颈悬骷髅申珠,正面结跏跌坐于狮象之背,在狮象背上覆以朦巾,巾角再悬以头颅,从而使两胁侍也极具狞厉之容。三像之背壁皆以火焰纹为饰,龛楣浮雕鸟首人身迦楼罗天三身,皆腿短腹腆,就牙睁目,张翅正面而舞。在它们的左右两下侧,则浮雕奔羊和鸽子。整龛造像今尚可见彩绘痕迹。

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

文物遗存

编辑
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的大龛北侧壁壁刻有一方高0.56米,宽0.27米的题记“朝廷差来官骠骑卫上将军左卫亲军都指挥使伯家奴,发心喜含净财,庄严麻曷葛剌圣相一堂析福,保佑宅门光显,禄位增商,一切时中,吉祥如意者。至治二年口月口日立石。”字迹清晰。

历史文化

编辑

麻曷葛刺

麻曷葛刺是大日如来的梵语音译,梵文名“摩诃迦罗”,麻曷葛剌是密宗护法神之一。藏密则将其视作为大日如来的忿怒相,因为用灰涂身以降魔,故汉译习称“大黑天”,元朝统治者奉为军神或战神。

文物价值

编辑
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有具体年代题记,为佛教史、古代造像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造像内容丰富的造像,既巧妙地表现了造像仪轨的要求,又很好地传达了大黑天造像的威猛、奇诡、勇悍之风,是研究元代喇嘛教石窟艺术的宝贵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2001年6月25日,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紫阳山东麓的宝成寺的岩壁面。

山景区-宝成禅寺

交通信息

乘坐杭州市内公共交通13路至通江桥站下车后步行610米可达。

下一篇 南山造像

上一篇 西湖南山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