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仔洞遗址 编辑
岩仔洞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古镛镇梅花井村境内,系处于城关盆地西部边缘的一座孤丘,俗称岩仔洞。
岩仔洞遗址相对高度为40米,石灰岩结构,喀斯特岩溶发育,有大小溶洞7个,周围地势平坦。岩仔洞遗址是福建省发现年代较早(距今约10多万年前)的动物群化石地点,是一处重要的古生物化石遗产地,也是一处重要(距今约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旷野和洞穴相结合的史前聚落遗址。
2019年10月7日,岩仔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岩仔洞遗址
地理位置: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古镛镇梅花井村境内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050-1-05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岩仔洞遗址远景
198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博物馆会同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三明市博物馆、将乐县文化馆进行考古发掘,获动物化石17种。翌年,进行第二次发掘。
2003年,福建博物院联合将乐县博物馆对岩仔洞遗址山顶区域进行九平方米的小规模试掘,获取丰富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
2014年9月至10月,由福建博物院、中国东南考古研究基地、将乐县博物馆联合组成的发掘队伍,对将乐岩仔洞遗址进行了发掘。布方面积四百平方米,共发现墓葬两座,沟一条,房址两座,十余个灰坑、柱洞,以及陶、石、骨器千余件,以及大量木炭样品等。
岩仔洞遗址是福建省发现年代较早(距今约10多万年前)的动物群化石地点,是一处重要的古生物化石遗产地,也是一处重要(距今约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旷野和洞穴相结合的史前聚落遗址。
岩仔洞遗址孤丘相对高度为40米,石灰岩结构,喀斯特岩溶发育,有大小溶洞7个,周围地势平坦,四面有小涧流水。岩仔洞遗址共发现动物化石20多种(属),有:猕猴、金丝猴、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华南巨獏、无颈鬃豪猪、大熊猫、野猪、水鹿、牛、羊、鹿、豹、鬣狗、竹鼠等,均属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
岩仔洞遗址发掘出大量遗迹、遗物,共发现房址2座,墓葬2座,灰坑若干,以及一批柱洞等重要遗迹。
文化堆积
岩仔洞遗址文化堆积主要分布于山顶区域及山体洞穴中,山顶发掘区存在两种文化堆积,一为黄灰色粉砂堆积,其下为黑灰色粘土堆积,发掘过程中观察两种堆积中的陶片存在区别,可划分为两期的结果。
房址遗迹
岩仔洞遗址
灰坑遗迹
岩仔洞遗址
岩仔洞遗址出土玉器和陶器
岩仔洞遗址出土玉锥形器
石镞
岩仔洞遗址出土了两件特殊的石箭镞,一件横截面为正方形,一件横截面为圆形,是装饰品而非实用器。
岩仔洞遗址山顶发掘区发现的人类骸骨,对研究新石器时期福建及台湾海峡的文化交流、族群迁徙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探讨闽台史前文化的渊源关系,以及福建与南岛语族起源之关系,甚至与东南亚史前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等,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8年9月7日,岩仔洞遗址被公布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岩仔洞考古遗址公园成为福建省第一批考古遗址公园。
2019年10月7日,岩仔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岩仔洞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古镛镇梅花井村境内。
岩子洞
交通信息
自驾:自将乐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岩仔洞遗址,路程约8.3千米,用时大约1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