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 编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 194-200 号,珠光街道文德路社区辖内。是一座 4 幢相连 3 层的骑楼式建筑,坐南朝北,砖木结构,红砖墙,木楼板,内部有门相通,是1922 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会驻地,因当时没有公开,遂用“管东渠”这个名字向警察局登记,谐音粤语的“广东区”,后来“管东渠”就成了广东区委的代号。1927 年 4 月 15 日,国民党清党,中共广东区委驻地遭到破坏,当年 4 月底,区委机关迁往香港。中共广东区委员会旧址是全国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地区之一的实物载体,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

地理位置: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 194-200 号

历史沿革

编辑
1922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局指示,中共广东支部扩大为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下称“广东区委”)。广东区委最早在杨家祠办公,1924年搬到文明路194号—200号。1927年4月,广东区委转入秘密斗争,后迁往香港改组为中共广东省委 。 中共广东区委于1923年成立,1924年迁此。1924年10月,周恩来从法国回广州后,任广东区委委员长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2月,周恩来出发东征后区委书记由陈延年担任。区委机关设组织部、宣传部、工人部、农民部、军事部、妇女部、监察委员会和秘书处等机构。陈延年、周恩来、彭湃等曾在此办公。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共广东区委所在地被包围搜查,遭到破坏 。

整体布局

编辑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194-200号。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是一座四幢相连的三层骑楼式建筑,坐南朝北,宽约17.6米,长约16.4米,占地面积为278平方米,砖木结构,红砖墙,木楼板,内部有门相通。屋顶设天台及女儿墙,中部设有山花。一楼曾开有4个店铺作为掩护,二楼、三楼为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和青年团广东区委员会办公的地方 。

文物价值

编辑
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地方区委之也是大革命时期管辖区域最大、党员人数最多的区委。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是广东区委光辉历程的重要实物见证,真实地记录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战斗的人生轨迹和历史环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保护措施

编辑
2019年10月7日,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北从旧址建筑物外墙向外延伸5米;东、南至相邻建筑物外墙线;西至相邻建筑物西侧外墙线。建设控制地带:西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30 米;东至德政中路现状道路东侧路缘线;北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30.9米;南至玉带濠现状道路北侧路缘线 。

2023年1月,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