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华寺 编辑
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市区南约24公里,人称“东粤第一宝刹”。 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中国佛教禅宗著名寺院,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祖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 南华寺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由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建筑群组成。建筑除灵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后虚云和尚募化重修的。
1983年,南华寺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06月25日,南华寺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7年10月,南华寺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
中文名:南华寺
外文名:Nanhua Temple
地理位置:广东省韶关市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08:00~17:00
门票价格:20.00元
著名景点:拈花笑处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广东省韶关市
适宜游玩季节:3月-8月
建议游玩时长:2-3小时
官方电话:0751-6501014(客堂)0751—6502258(信息部)
南华寺
南华寺风光
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据载,梵僧智药三藏率徒来中国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路过曹溪口时,掬水饮之,觉此水甘美异常,于是朔源至曹溪。四顾山川奇秀,流水潺潺,于是谓徒曰:此山可建梵刹,吾去后170年,将有无上法宝于此弘化。后韶州牧侯敬中将此事奏于朝廷,上可其请,并敕额“宝林寺”。
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三年(504), 初名宝林寺。
隋朝末年,南华寺遭兵火,遂至荒废。
公元638年,惠能诞生。
677年至唐凤二年,六祖惠能驻锡曹溪,得地主陈亚仙施地,宝林寺得以中兴。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中宗皇帝诏六祖赴京,六祖谢辞,中宗派人赐物,并将“宝林寺”改名为“中兴寺”。
公元708年,敕额为“法泉寺”,并重加崇饰。
公元713年,惠能坐化于新州国恩寺,享年七十六岁。后其徒广集六祖语录,撰成《六祖坛经》。
宋初,南汉残兵为患,寺毁于火灾。
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太祖皇帝令修复全寺,赐名“南华禅寺”。
元末,南华禅寺三遭兵火,颓败不堪,众僧日散,祖庭衰落。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憨山禅师大力中兴,僧风日盛。然至明末,南华寺又复荒废。
清康熙七年(公元1688年),平南王尚可喜将全寺重新修饰,使禅宗名刹焕然一新。
1934年,虚云和尚重修南华禅寺。
1981年,惠能真身于1981年农历十月开座于修建焕然一新的六祖殿中,以供参拜。
1962年,南华寺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恢复了丛林方丈制度,惟因法师受请为南华禅寺方丈。
1999年,现任传正大和尚应两序大众邀请复返南华,接任住持。
2000年,南华禅寺曹溪佛学院正式开学。
2002年,南华寺举行建寺1500周年的盛大庆典。
南华寺
1936年至1943年,近代名僧虚云和尚驻锡南华寺,筹积款项,相地度势,重建殿堂。总计新建殿堂房宇庵塔约243楹,新塑大小佛像690尊。当时六祖真身像的木龛被白蚁损坏,虚云请出祖师肉身,重新装修。另照阿育王塔形式,重新制作祖师坐龛。龛外塑南岳、青原、法海、神会四像侍侧。当时的南华寺盛极一时,面积从曹溪门到最后的卓锡泉,南北深151丈,由东边寺墙至禅堂西壁,广39.5丈,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尺。主要建筑有:中路的曹溪门、放生池、五香亭、宝环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灵照塔、六祖殿、方丈室。左侧依次是虚怀楼、报恩堂、钟楼、伽蓝楼、客堂、待贤楼、香积厨、斋堂、回向堂、回光堂、延寿堂、念佛堂、东贤殿。右侧依次为云海楼、西归堂、鼓楼、祖师殿、云水堂、韦驮殿、维那寮、班首寮、如意寮、禅堂、观音堂、西贤殿。寺东有无尽庵、海会塔,寺后有飞锡桥、伏虎亭、卓锡泉。虚云法师带领僧人严守戒律,遵循百丈清规“一粥一饭,持午因时,一步一趋,悉守仪范。”
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拨款重修大雄宝殿、藏经阁、六祖殿、钟鼓楼及其他建筑。1981年10月19日至21日,南华寺六祖殿重建一新,举行了六祖真身像安座典礼,香港、澳门、广州等地宗教界知名人士意昭、圣一、心明、性智、宽纯等和当地僧俗群众三百多人参加了这一庆典。
南华寺
全寺建筑的风格,呈中轴线两边对称布局。从正门进入,依次是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
南华寺所见格局,重修于1934年,由时任广东西北区绥靖公署主任李汉魂资助,著名高僧虚云和尚主持,历时十年,表建成殿堂房舍243楹,新塑圣象690尊。
六祖真身
南华寺镇山之宝 六祖真身
五百罗汉群像
南华寺
寺内木雕五百罗汉造像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群像。明朝曾经重新饰金,清光绪年间,曾补雕过133尊被火烧毁的罗汉。1936年,虚云法师主持修庙时,将大部分木雕罗汉藏在大雄宝殿里三尊高达15米大佛的腹中,直到1963年才被发现。现存360尊,其中有133尊为清代补刻。有154尊罗汉像上刻有铭文。从铭文中可以看出,这五百罗汉像雕于北宋仁宗庆历三年至八年(1043年-1048年),由“会首弟子”杨仁禧组织募化和雕造这批罗汉像,捐造者有商人、手工业者、僧人和平民等,匠师有张续、蔡文贽、廖永昌、王保、郝璋等。每尊造像都用整块木坯雕成,通高49.5至58厘米,直径23.5至28厘米,木料主要是柏木,少量为楠木、樟木或檀香木。每尊像由底座和坐像两部分组成。这些罗汉造具有相当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
千佛袈裟
千佛袈裟是罕见的唐代传世刺绣,绢底呈杏黄色,上面绣有一千个佛像,佛像全部为结跏趺坐式,手式有入定、接引、说法、合掌等,口、鼻、眼和发髻清晰分明。用金线绣出形象,然后以蓝色、浅蓝色、朱红色、黄色丝线陪衬,再绣蓝色背光。四周是十二条形象生动的蛟龙。据广东省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此袈裟是唐中宗赐给六祖惠能法师的。
武则天圣旨
唐代女皇帝武则天,于万岁通年元年(公元696年),御赐南华禅寺六祖惠能大师圣旨一道,长140厘米,宽42厘米,纸质,楷书首尾及边用绫装裱。
其他文物
南华寺还有北齐昭帝皇建元年(公元560年)的铜佛造像、唐代花缎袜、六祖坠腰石、唐代铁质观音殿、天人像、释迦牟尼像、明代四大天王木雕、清代五百罗汉瓷瓶、明代金书《华严经》残卷等文物,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禅宗建立
南华禅寺山门
禅宗发展
南华寺藏经阁
南华寺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被誉为岭南禅林之冠。
在韶关东站乘坐韶关-马坝的大巴到马坝中华园站下,换乘3路到南华寺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