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龟峰塔 编辑
龟峰塔俗称“老塔” ,位于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东南方向龟峰山上的一座古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属佛塔。
龟峰塔平面六角形,首层外壁边长5.4米,墙厚3.3米,塔心室边长1.6米,为穿壁绕平座七层楼阁式砖室塔,高42.6米。 龟峰塔被认为“河源八景”之首,另有“东江第一塔”之誉,也是是广东省内仅有绝对年份可考的南宋早期砖塔。 龟峰塔纪年明确,形制特别,为研究岭南宋塔提供可靠的依据。
2006年5月,龟峰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龟峰塔
地理位置: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下角南堤路40-2-8号
所处时代:宋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00-17:00
门票价格:5元
始建时间: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6-680-3-383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重修。
清咸丰二年 (1852年)塔顶崩缺。 据《河源县志》记载:“咸丰三年王子,龟峰塔崩第一级。”文献所指的第一级,其实就是塔顶。
1989年重修, 在第六层发现0.40米x0.40米的承托刹杆柱的梁枋构件。在第三层西面和北面分别发现有“绍兴二年壬子十月二十九日塔砖”、“绍熙四年十二月廿一日”纪年铭文砖;在第七层北面出檐牙砖还发现“万历三十年修”纪年铭文砖;此外,塔顶所堆积的青砖较少,且有多块铁锅碎片(估计为后人临时用大铁锅封顶而砌)。铭文砖的发现、不但解开了龟峰塔创建确切年代的千古之谜,也证实了该塔在明代万历年间曾重修的史实。承托刹杆横梁的发现,是进一步证实原有塔顶的实物依据。 此次维修增加由铁铸覆盆、宝瓶、九级相轮及宝珠等组成塔刹。
2009年再度维修 ,同年8月份起,塔身安装了霓虹灯。 重修后的龟峰塔更显得庄严雄伟,瑰丽拔秀。
龟峰塔
文物部门在1989年冬修缮该塔时,在第三层西面和北面分别发现有“绍兴二年壬子十月二十九日塔砖”“绍熙四年十二月廿一日”纪年铭文砖;在第七层北面出檐牙砖还发现“万历三十年修”纪年铭文砖。 铭文砖的发现,不但解开了龟峰塔创建确切年代的千古之谜,也证实了该塔在明代万历年间曾重修的史实。
梁枋构件
1989年修缮时,文物部门在第六层发现0.40米x0.40米的承托刹杆柱的梁枋构件。承托刹杆横梁的发现,是进一步证实原有塔顶的实物依据。
龟峰塔之建,欲“以塞水口”,民间传说,在从前,河源长期受水患之苦,民不聊生。有一神仙云游至此,大发慈悲,就在新丰江与东江的汇合处投下一巨龟。巨龟化为了龟峰山,神仙在上面置立龟峰塔,以镇水妖。此后,河源人民安居乐业。
相关诗文
据《河源县志》记载,龟峰塔为明代知县陆大观建造,塔下有庵,但在同一县志“艺文篇”中却载有元代诗人谢天与(河源县人,元延祐甲寅举人,曾任云南顺元府同知)吟咏龟峰塔的诗:“屹屹孤峰万古名,浮图高耸入秋晴。望中如似昂天笔,倒写云笺雁字横。”据此证明,龟峰塔在元代就已存在。
另明代郑敬道(福建莆田人,举人,明正德九年任河源县令)诗一:日来塔垂影,云去塔孤崤。巨镇雄上方,福田种多少? 诗二:龟峰一望秀苍苍,塔古参天岁月长。阿育规模谁创建,释迦舍利此安藏。日临宝级影高下,风送慈铃声抑扬。我欲偷闲登绝顶,观遐见胜壮诗肠。
清代陈张翼(浙江仁和人,清乾隆举人,清乾隆七年至十一年任河源县令)诗:江上交流水,城南突兀峰。浮屠看倒影,多宝识真容。狮象连跌坐,篷瀛驾海踪。七层应负重,矗处白云封。
广东省河源市江边的龟峰塔(远眺)
2006年5月,龟峰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龟峰塔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的城区南堤路龟峰山上,面临东江与新丰江交汇之处。
交通信息
①市内乘1路、113路公交车到恐龙博物馆站下车,步行230米。
②市内乘201路A线城南市场站下车,步行500米。
门票信息
上龟峰塔门票价格:5元每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
上一篇 乳源西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