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却金亭碑 编辑
却金亭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北门外光明路、教场街街口,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立。
却金亭碑为青石制,高1.84米,宽1.02米,红砂岩方形底座。碑的上部呈弧形,雕刻着细腻的云海涌日花纹,花纹间是古篆体的“却金亭碑记”碑额,下面是楷体碑文,刻有《却金亭碑记》,碑文共21行,满行50字。碑体周边雕刻有祥云。碑文镌刻精良,字迹清晰。碑文记载明嘉靖十七年(1538),番禺县尹李恺却金不受的廉政故事。却金亭碑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文物,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它记载了明朝时期东莞给外商创造良好投资、贸易环境的史实,反映了当时东莞民风淳朴,文明廉政的形象。
1979年8月20日,却金亭碑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7月17日,却金亭碑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却金亭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却金亭碑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北门外光明路、教场街街口
所处时代:明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0849-4-3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柰治鸦到广州禀请巡按王十竹批准,在东莞城码头附近的演武场之南,建却金坊和立却金匾。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东莞县知县蔡存微立却金亭碑。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巡按广东监察御使闽惠安刘会重修却金亭碑。
2006年底,莞城的文化部门在却金亭碑上修建一个木石结构的仿古亭子,用来保护却金亭碑。
却金亭碑
碑文记载明嘉靖十七年(1538),番禺县尹李恺却金不受的廉政故事。
却金亭碑全文
碑文节选
姚子曰:余按南粤之境,盖数闻却金事,及历东莞,又见却金扁,于心实慕焉。驻马迟回久之。盖重感李子之政,良心之在诸夷未尝泯也。李子以名进士来尹番禺,番禺隶广州为附郭,居重冲,政务纷纭,李子奋然有作,兴利划弊,与民更始、一时区画,无问剧易,周不称平。嘉靖戊成岁,暹罗国人奈治鸦看等到港,有国王文引,自以货物亲附中国而求贸易。有司时而抽分之,是亦抑逐末以宽农征之意也。其来在昔,无论今日。但抽分之委,世所染指,人之得委抽分也,往往以贿赂而速官谤,则又妄益番人之税,以掩其迹,何取哉。惟时李子承委是事,乃言曰:“有司之待夷厚矣,岂其使人肆贪婪以逞其淫而弃中国之体,必不然矣。恺之意也,不封舶,不抽盘,责令自报其数而验之,无额取,严禁人役,毋得骚扰。”条其议于抚按,且图定式。既报可,李子乃不封舶,不抽盘,责令自报其数而验之,无额取人役,不骚扰。且重金之却也。
2015年初,东莞历代碑刻拓片首次结集出版,并在岭南美术馆举行《东莞历代碑刻拓片精品展》,展览中却金亭碑被放置在最重要的位置之一,被大篇幅介绍。
2023年6月,“东莞记忆”项目开工,其中,将却金亭碑这一承载古城历史记忆的核心载体进行活化改造,打造成为特色节点。
2002年7月17日,却金亭碑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却金亭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却金亭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北门外光明路、教场街街口。
却金亭碑
交通指引
自驾:自东莞市人民政府出发,路程约为4.8千米,约16分钟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上一篇 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