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编辑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由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创建 。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包括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等9处文物点,保留了抗日游击队在军事斗争、后勤保障、文化建设以及抗日民主政权等方面的历史信息,在华南地区的抗战过程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
2006年5月25日,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
所处时代:民国二十九年至民国三十二年(1940年至1943年)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1020-5-14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创办《大家团结报》;4月,在瓮窑村设立医务所;5月,在大岭山区已建立八个乡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成立全区性的政权机构连平联乡办事处;在大王岭举办军事训练班;7月,在油古岭村创办中山书院 。
2005年9月3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建成开馆,并作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的管理单位,负责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的维护保养工作 。
2021年6月23日,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改造提升工程竣工 。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大队部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
会议室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会议室旧址
大家团结报社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家团结报社旧址
交通站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
粮食加工场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粮食加工场旧址
操场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操场旧址
医务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医务所旧址
中山书院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中山书院旧址
连平联乡办事处
大岭山抗日民主政权连平联乡办事处旧址
相关人物
曾生
曾生,原名曾振声,广东惠阳坪山人,曾担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两广纵队司令员,并被朱德总司令指定为华南抗日纵队代表,接受在粤日军投降。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曾生为东江纵队和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
抗击日寇
黄潭战斗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1月初,当时驻莞太线厚街、桥头的日军一个加强中队和一个炮兵分队约200余人,向大岭山进犯,因敌强我弱,战斗打得很激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指战员发扬英勇战斗的精神,毙伤敌60余人 。
百花洞战斗
民国三十年(1941年)6月10日夜,驻莞城、厚街、太平、桥头的日军,兵分两路奔袭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把进攻矛头直指百花洞,却进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和抗日自卫队提前部署好的包围圈。这次战斗历时两天一夜,毙伤敌人50多人,击毙日军大队长长濑,缴获长短枪10余支和一批弹药,毙敌战马多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代表性战斗 。
活动建设
2021年3月20日上午,东莞市第三市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全体人员前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开展红色传统和廉政教育活动 。
2023年6月28日,东莞市统计局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前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开展主题为“走红色足迹,建时代新功”的主题党日活动 。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保留了抗日游击队在军事斗争、后勤保障、文化建设以及抗日民主政权等方面的历史信息,在华南地区的抗战过程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
2002年7月17日,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2006年5月25日,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8月13日,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
2021年6月29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组织编制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会议室旧址修缮工程设计方案》 。
地理位置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交通信息
自驾:从东莞站出发,途经石大公路、大岭山大道,到达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路程大约30.3千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