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略黄公祠 编辑
己略黄公祠,位于潮州市湘桥区义安路铁巷2号,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是一座二进院,面宽15.4米,进深 25.7米,门楼楼屋架饰以精美的石雕,门额到“己略黄公祠”,背镌“孝思维则”。
己略黄公祠,首进与后厅之间是天井,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厦,形成四厅相向的格局。后厅中槽屋架是“三五木瓜十八块坯”的典型结构。
中文名:己略黄公祠
手法:圆雕、沉 雕、浮雕、镂空
称号:潮州木雕第一绝
成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10元
已略黄公祠
己略黄公祠,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梁枋两端饰以形象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漫金山”等戏曲传奇、民间故事则是木雕创作的主要题材,“韩江丽景”地方风光类也有体现。
这些木雕装饰,在技法上采取了圆雕、沉 雕、浮雕、镂空等不同手法,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梁枋两端饰以形象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漫金山”等戏曲传奇、民间故事则是木雕创作的主要题材,
己略黄公祠
“韩江丽景”地方风光类制,形象地表现了多层次的复杂内容,在外形色彩上则充分运用了黑漆装金、五采装金、本色素雕等三大类表现手法,使整座建筑物轻重有别,层次分明,因而被誉称为“潮州木雕第一绝”。
己略黄公祠坐落在古城义安路铁巷头,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祠堂坐北向南偏东20度,面宽18.54米,进深25.70米,现有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分前、后两进,中间为天井、后进前为一拜亭、左右有从厝、从厝厅和主座通廊在从厝巷的地方用过墙亭联接,采用开敞形式,面对中央大天井,形成一个四厅相向格局的潮汕传统特色的庭院式建筑。这座祠堂规模不大,它集潮汕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不论石雕、木雕、金漆画、嵌瓷,无不应有尽有,而且雕刻做工精巧华丽,令人称绝。
同时,当时工匠根据结构要求,主受力的梁用浮雕刻,不影响结构受力;其它采用通雕刻,安装在一起既符合结构要求又适合审美观赏,充分体现能工巧匠构思的巧妙……
走过门楼,进入前厅,过前进屏门,可见到祠堂中央的天井,天井种有花草,一派春色盎然的景色,另有一番情趣。潮汕建筑的天井,一般不大,讲究精巧和儒雅,通常摆有花盆、莲缸,种上花草,养有金鱼,营造一个优雅、恬静环境。在这种环境的潮人,他们按部就班地斟酌品味工夫茶和从容不迫地弹流水行云般的潮州弦诗,陶冶儒雅的民性,保持着那种讲究精致的心理,这里也不例外。
这些金漆木雕内容以戏曲传奇、民间故事为题材,如“水漫金山”等,用连环画幅形式,再现了白娘子与法海斗法的壮观场面,人物造型生动,虾兵蟹将栩栩如生。在技法上采取了圆雕、沉雕、浮雕、镂空等不同手法,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象地表现了多层次的复杂内容,是潮汕金漆木雕精品之作,更令人赞叹的是拜亭木载下两边装有十八只金漆木雕凤凰,其造型传神生动、工艺精雕细刻,它同其它内容的金漆木雕融为一体,展现出一个金碧辉煌、精美绝伦的装饰空间,这些金漆木雕饰品施于木载下除观赏外,还能从感觉上把沉重的梁架升腾,减少屋顶空间的压抑感。那十八只凤凰,头上顶着梁还起着斗拱作用,这真是艺术和建筑奇妙结合的佳作,构思与工艺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该画工整秀丽,勾勒纤细,层次丰富,形象逼真,充分表现潮州金漆画古朴浑厚和华丽辉煌的工艺特色,是一幅相当难得的民间工艺精品。进入大厅,抬头可见大厅悬挂堂匾“衍庆堂”,大厅宽敞,恢宏大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