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 编辑
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贺胜桥街45号,是一座民国时期的革命烈士陵园。
民国十八年(1929 年) 10 月,为了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为攻克贺胜桥而阵亡的将士,国民政府拨款修建了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陵园平面略呈不规则长方形,北宽南窄,西南低,东北高,依地势形成三层阶梯式结构,四周用块石混凝土建成围墙。陵园内由南向北依次为纪念墓、纪念亭、纪念碑等纪念建筑。纪念墓正面正中为横置的墓碑;纪念亭为六柱,柱呈圆形,等距对称而立;纪念碑由基座、护栏、碑三部分组成。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是北伐战争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见证,也是纪念北伐革命烈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2019年10月,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
地理位置: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贺胜桥街45号
所处时代:1929年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647-5-13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0年6月,由武昌县人民政府拨款进行维修。
1993年,武昌县人民政府修建三孔式门楼。
1996年10月、2003年12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拨专款进行了全面维修和环境整治。
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
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纪念墓
纪念亭
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纪念亭
纪念碑
纪念碑
纪念碑由基座、护栏、碑三部分组成,位于陵园的最北端,碑基为花冈岩条石砌筑。长约7米,宽5.6米,厚0.2米。护栏柱石共12根,方形,系花冈岩石加工:而成。柱石卜郎有一圆形穿孔,穿有铁链护栏。柱石高0.8米,边宽0.3米。碑立于基座中部,分上下两段组成。段为正方体.由三块花冈岩方石组成,为须弥座。碑寸:段略呈梯形,上窄下宽,顶端菱形。上下由两块较大的花冈岩石建成。顶部四面刻有国民党党徽,并由上至下竖刻有碑文“民国十八年十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胡汉民敬题”。为隶书体,阴刻。碑通高6.1米,边宽0.6~1.2米。
贺胜桥战役是北伐战争中的战役。民国十五年(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4、第7军在湖北咸宁境内贺胜桥地区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直军主力,俘敌3500余人,获重大胜利。为了挽救直系军阀败亡的厄运,吴佩孚调重兵退守另一军事要隘——贺胜桥。同年8月27日,叶挺独立团在攻克咸宁后,向贺胜桥乘胜追击。8月30日拂晓,叶挺独立团在杨林塘猛攻突入敌人主阵地,向桃林铺攻击前进。北伐军于30日上午攻占贺胜桥,俘敌3500余人。
地理位置
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贺胜桥街45号。
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路程约47.8千米,用时约1小时4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汉口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旧址
上一篇 武汉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