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来亨抗清遗址 编辑
李来亨抗清遗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茅麓山区,是明清时期的古遗址。
李来亨曾被朝廷封为临国公,在遗址处建立帅府。明末李自成起义失败后,李来亨率数万部众人川鄂边境驻军百羊寨、茅麓山等地。康熙初年清廷调集三路大军围攻,李来享屡败清军,援绝粮尽举家自焚。抗清遗迹主要有17个城寨和7个洞寨以及百羊寨战壕落步河壕沟、七步半古道、炸子岭桥、百羊桥、张家湾桥、圣帝行宫遗址、茅麓山井、茅麓山堰窝池石礁窝等。李来亨抗清遗址是大顺军抗清的实物证据,大部分保存较好,古道与桥梁沿用至今。这些遗存,对清初汉民族抗清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2013年3月5日,李来亨抗清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李来亨抗清遗址
地理位置: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茅麓山区
所处时代:明至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354-1-35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李来亨在百羊寨“帅府”附近建筑了一所关帝庙。庙前立了一块“圣帝行官之碑”。
1975年,国家对李来亭抗清遗址一圣帝行宫之碑进行维修。
2021年3月,兴山县文物事业管理局在兴山县峡口镇秀龙村吴家岭新发现了一处李来亨抗清遗址—砂坡寨。
李来亨抗清遗址城门
百羊寨
百羊寨四面环山,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其周围分布有李来亨建圣帝行宫碑、瞭望台、点灯台、炮台、七步半台阶等多处遗址。
砂坡寨
砂坡寨
砂坡寨
圣帝行宫碑
李来亨(?~1664年),明清之际农民军将领。初随父李锦联明抗清。父死后,又随高一功由黔入蜀。高一功途中为孙可望所杀,李来亨力战逃脱后率部驻扎于四川、湖北间,自耕自给,与刘体纯等并称夔东十三家,反抗清朝的统治。后与李定国等共同抗击清军的进攻。奋战数年后,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于茅麓山九莲坪(今湖北兴山西北)力竭弓尽,全家自焚,英勇牺牲。
地理位置
李来亨抗清遗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茅麓山区。
李来亨抗清遗址风景区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李来亨抗清遗址,路程约21.4千米,用时约40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