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庙台子遗址 编辑
庙台子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蒋寨村,新石器至东周时期遗址。
2015~201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共1095平方米。考古发掘显示,该聚落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使用至东周时期,两周时期是其主要使用阶段。西周早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主要有环壕、烧土堆积、大型柱洞和墙基、房屋活动面等建筑遗迹;大量生活陶器,铜块、陶范、陶鼓风管等制铜遗物,骨器和骨料等,表明了该遗址等级较高,可能为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遗址。
2019年10月7日,庙台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庙台子遗址
地理位置: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蒋寨村
所处时代:周
占地面积:约 140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097-1-097
1983年,武汉大学对庙台子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初步确认其主体内涵为商周时期聚落遗址。
2011~201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发掘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的同时,考虑到曾国墓地附近应有关联城址的可能性,组织专业人员以叶家山墓地为中心点,方圆10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区域系统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庙台子遗址有疑似环壕和大型宫殿基址的遗迹现象,同时考虑到遗址与叶家山墓地仅有1公里的距离,因此,初步判断其可能为与叶家山墓地相关联的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遗址。
庙台子遗址位置图
庙台子遗址周边遗址图
遗迹
庙台子遗址文化层堆积深厚,遗迹内涵丰富多样,共发现各类遗迹155处。
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口长约1.10~1.30米,宽0.3~0.45米,坑深约0.10~0.20米,皆无葬具,无随葬品,骨架为仰身直肢,头向南偏东,其中M4骨架保存较全,为一儿童葬。
庙台子遗址壕沟
庙台子遗址房址
灰坑,以H48为例。H48平面呈不规则状。南北长约295厘米,东西宽约120厘米,开口距地表深约110厘米,坑口距坑底深约46厘米,坑壁斜弧内收呈缓坡状,四壁光滑,坑底平整,坑壁及坑底未见明显人为加工痕迹。根据土质土色的变化可将坑内堆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填土土质较疏松,土色呈灰褐色,夹杂有大量的草木灰;下层填土土质较硬,土色呈灰褐色,夹杂有少量烧土颗粒。坑中出土陶片数量较少,可辨器形有罐、鬲、豆等。
庙台子遗址出土文物
陶器
庙台子遗址出土文物
铜器
庙台子遗址出土文物
骨角器
骨角器,主要有骨镞、骨簪等生产生活类小件器物。
地理位置
庙台子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蒋寨村。
蒋寨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庙台子遗址,路程约11.8千米,用时约28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