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铁幢 编辑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德铁幢常德铁幢

常德铁幢,原称为“金刚塔”,俗称“铁树”,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滨湖公园。 据《常德文物志》考,常德铁幢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960年~963年)。

常德铁幢为宋代的宗教纪念性建筑。是中国惟一现存的北宋时期仿木结构铁质经幢。幢身为仿木结构,空心圆柱状,用白口铁分段铸造,公母榫套接而成。幢底托以六方莲花纹石座,幢身铸有佛像、力士、龙虎、莲花纹等图案以及佛教经文。为研究中国佛教历史、冶铁技艺和古代宗教建筑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

1982年2月23日,常德铁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常德铁幢

地理位置:湖南省常德市

所处年代:宋

保护级别: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文物编号:2-0043-4-001

历史沿革

编辑

常德铁幢常德铁幢

常德铁幢,原称为“金刚塔”,俗称“铁树”,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滨湖公园。

据《常德文物志》考,常德铁幢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960年~963年)。

20世纪50年代,有人提出,要将常德铁幢砸碎熔炼,在常德市机械厂职工保护下才得以幸存。

1979年,常德铁幢(原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德山乾明寺旧址)迁到常德市城区滨湖公园,因人为破坏进行过修复。虽经过焊接修复,却无法达到北宋不锈的工艺水平,焊接处容易生锈。

2008年,常德市文物局邀请湖南省博物馆典藏技术部到常德实地考察常德铁幢的保存状况及保存环境,专业技术人员认为由于常德天气潮湿多雨,长期的日晒雨淋、环境污染再加上白口铁本身化学性质活泼等因素,导致常德铁幢表面局部锈蚀严重,字迹斑驳,需作保护处理。

2009年2月,湖南省博物馆典藏技术部编写《常德铁经幢拆卸重装及保护修复方案》,常德铁幢搬迁方案初步形成。

常德铁幢回迁方案未按计划执行,仍位于滨湖公园。

建筑特色

编辑
常德铁幢为宋代的宗教纪念性建筑,是中国惟一现存的北宋时期仿木结构铁质经幢。 幢身为仿木结构,空心圆柱状,用白口铁分段铸造,公母榫套接而成。幢底托以六方莲花纹石座,幢身铸有佛像、力士、龙虎、莲花纹等图案以及佛教经文。

常德铁幢常德铁幢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常德铁幢幢身为仿木结构,空心,下大上小,呈圆柱宝塔状,用白口铁分段铸造,公母榫套接而成,通高4.33米,底径0.9米,重1520.8千克。幢底托以六方莲花纹石座,幢身铸有佛像、力士、龙虎、莲花纹等图案以及佛教经文、捐资造幢人的姓名、官职和捐款数额等。

常德铁幢常德铁幢

基座

常德铁幢安放在八方形基座上、基座高1.42米,边沿刻有云莲纹饰。

幢身

常德铁幢

常德铁幢从底座到顶部分十七节构成。

底部第一节下部四周铸有力士像八尊,双手弯曲向上呈托举状,中间铸有龙虎各四只,上部四周铸有佛像十尊。

第二层上部有莲花状装饰纹;中部周围铸有十尊释迦牟尼像,披肩袒胸,合掌打座;下部有四龙四狮。

第三层和第五层四周阴刻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162字)和半身力士像,双手上举,与肩平齐,衬托金刚的姿势;中部周围分别铸有八只相间的龙和狮子,造型生动;上部周围铸有十尊释迦牟尼的图像,以上各层还饰有莲花纹、缨络纹、连珠纹、云纹、波纹等。第五层上部还有飞檐,八面挑角。

第六层有重复的莲花纹,中间铸有一圆形拱门,双扉紧闭。

第七层铸有五个象征东西南北中的五方法轮。中部阴刻有经文和捐款人、铸造者和地方官员名称。

第八层和第十一层的上部均有八角出檐,檐角有圆孔,曾挂有铜铃。

常德铁幢常德铁幢

历史文化

编辑

经幢

经幢:读音 jīng chuáng,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佛教艺术建筑。因所刻内容为佛教经文,称为经幢。中国经幢多为石质,铁铸较少。据记录,铁制经幢中国只有2尊保留。

传说轶事

常德铁幢原建在离常德市城区10千米的德山孤峰岭下乾明寺内。乾明寺初名“德山精舍”,相传为鲁班所建。唐时又名“古德禅院”。寺院内有金刚塔、慧光塔、峋嵝塔、毗庐阁、八角亭、断桥、铁经幢、白龙井、乌龙井、钵盂泉等。唐代著名高僧德山宣鉴(782年~865年)晚年在此住持、弘法。

文物价值

编辑
经幢一般为石质,常德铁幢却用生铁铸成,其结构精巧,浮雕装饰的人物和行兽栩栩如生。它标志着中国古代铸铁技术的高度发展,为研究中国佛教历史、冶铁技艺和古代宗教建筑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

常德铁幢常德铁幢

文物保护

编辑
1982年2月23日,常德铁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德铁幢常德铁幢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常德铁幢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滨湖公园。

铁经幢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信息

常德市市内可以乘2路、14路、28路、33路等多趟公交车到滨湖公园站下;7路、32路到滨湖公园站下车,均可到达。

下一篇 彭头山遗址

上一篇 平江惨案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