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芜湖天主堂 编辑
芜湖天主堂,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吉和街28号鹤儿山,由大教堂、神父楼、主教公署旧址、圣母院旧址、修士楼旧址5幢建筑构成,总面积为14830平方米。
芜湖天主堂从设计到施工,技艺考究,是近代西洋宗教建筑在芜湖的成功范例。该教堂延续了建筑文化之脉络,在设计中采用了中西建筑文化共存手法,讲使用了“砖木混合”方式,是古今建筑过渡时期之产物。
2013年3月5月,芜湖天主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芜湖天主堂
地理位置: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吉和街28号鹤儿山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737-5-130
批准单位:国务院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5月,芜湖天主堂在“芜湖教案”中被烧毁。清政府赔款十二万三千多两白银在原址重建。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6月,新教堂竣工。同年8月,天主教成立芜湖总铎区,包括太平府、和州、庐州、滁州等地。
民国元年(1912年),建成纵览修士楼。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建成主教楼和圣母院。
芜湖天主堂
结构
芜湖天主堂
特点
芜湖天主堂5幢建筑,从设计到施工,技艺十分考究,是近代西洋宗教建筑在芜湖的范例。该教堂在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都有教高的知名度。该教堂延续了建筑文化之脉络,在设计中采用了中西建筑文化共存手法,使用了“砖木混合”方式,是古今建筑过渡时期之产物。
神父楼
教堂内部
主教楼
天主教主教公署,亦称主教楼,位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四坡屋顶,铺盖机制红瓦,木质“人”字形屋架,两层外廊式建筑,底部有架空层,建筑面积为1611.9平方米。东侧是以立柱支撑的外廊,柱上端的横梁略呈弧形,柱与柱之间安装栏杆。
圣母院
圣母院旧址位于主教公署西侧,坐南朝北。该院由西班牙人设计监造,是芜湖市今存规模较大的教会建筑之一。平面类似“工”字横摆式样。券廊式建筑,体量较大,包括架空层共有四层。该院占地面积为105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217.36平方米,以中楼为轴线,东西对称。中楼南向外凸,有如天平之撑杆。这里曾经是教会的育婴堂,当年震惊中外的“芜湖教案”就是从这里发端的。大楼的架空层是当年教会收养婴儿的地方,通风采光条件都不理想,不利于婴儿保育,婴儿被收养后,父母想领回,也不被允许,因而激起民愤,以致酿成风潮。
纵览修士楼
纵览修士楼旧址为安徽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镜湖区大官山山顶,现为海军部队办公用房。该楼是天主教外国修士的宿舍及学习中文场所。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开阔。该楼东西对称朝向,东北角挑筑亭式建构,包括架空层在内共三层,占地面积为619.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59平方米。平面长方规整。东、西、北三向设外廊,西南角和西北角有楼梯登楼。主体梁架为木结构,红砖砌筑墙体,双坡屋面铺盖瓦楞式铁皮。修士楼内部装修简洁明朗,没有过多修饰。其外观为西式风格,内部为中式风格,是中西建筑技艺的结合。
地理位置
芜湖天主堂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吉和街28号鹤儿山。
天主教堂
交通指引
芜湖市内乘坐公交车2路、 13路、 18路、 22路、 27路、 36路、 37路、 41路、 46路、 48路、 115路、 503路、 K503路、 游3路公交车天主教堂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