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风塔 编辑
振风塔,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寺内,原名万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振风塔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沿江东路北侧,濒临长江。安庆振风塔从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是长江沿岸古塔之一。该塔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还具有导航引渡的功能。 塔高72.74米,位居全国108座砖石结构古塔中第二,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盛誉。此塔挺拔秀丽,气势宏伟,共七层八角,内有168级台阶,浮雕佛像达千余尊。
2006年05月25日,振风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振风塔
级别批次: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地区:安徽省安庆市
批准文号:国发〔2006〕19号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Ⅲ-275
时代:明隆庆四年(1570年)
地理位置:安庆市迎江区沿江东路北侧
建筑风格:七层八角楼阁式
属性:佛教道教儒教三位一体古灯塔建筑
清朝末期振风塔
隆庆四年(1570),建成,取名“振风”。主持建塔者为郡守王宗徐(别号鹅泉),江西泰和人。后人纪念宗徐之功,曾肖像于石。塔下南向有像赞。
顺治七年(1650年),操江巡抚李日芃重修。
康熙二年(1663年),巡抚张朝珍重修大殿及山门万佛塔 。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六、七层被炮火击毁。
同治九年(1870年),吴坤修重修了振风塔。
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修。
民国七年(1918年),维修。
1954年,安庆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百日竣工。
1978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再次拨款并由安庆市博物馆“扛鼎重修”。
1993年5月,皖峰方丈募资并主持重修,历经22个月。对残缺不全的塔基、围栏维修补齐,并且做到了修旧如旧。
2014年6月,经过国家和省、市文物部门的批准,安庆市对振风塔启动大修。历时一年。
结构
振风塔全貌
特征
振风塔除具有一大、二高、三妙的特征外,还具备导航引渡的功能。
振风塔
一大:抗战初期,日寇侵犯安庆时,安徽省图书馆文员潘石尚等将省志及文史馆资料、书籍藏于振风塔内。直至抗战胜利,日寇也未发觉。由此可见,振风塔之大。
二高:振风塔高60.86米,居高远眺,可见方圆十里的景色。
三妙:振风塔设计突出表现在塔门的安排上,振风塔从第三层开始层层有门,168级台阶盘旋而上,石阶也盘旋相通,且变化多端,位置各异,时而由东而入内,时而由西而登临。
设计风格
振风塔
在登塔路线的设计上,使用了独特的迷津手法:一是在登塔的二层出口、三层入口,使用了脱节螺旋,所以游人往往到了二层,找不到三层的入口;二是在五层至六层,又巧妙地运用了反时针方向的螺旋踏跺,塔门迥异多变,游人十有九者迷津。二至六层塔室各有四门供游人远眺,门外有回廊玉石栏杆环卫,可以循廊看塔,亦可凭栏极目。塔的最上一层无廊、无门,仅南面置一高位拱窗。在塔的第六层,有根直径为0.45米的刹杆向上直通塔刹,刹杆底为一枕木(宽0.52米,厚0.30米),两端伸入六层底部墙体。塔顶为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形覆钵和五个铁球“相轮”及葫芦宝瓶,用铜轴串起,构成塔刹,振风塔的建造奇特,与历史佛塔的对比,即可反映其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又具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
碑刻 碑刻共有3块,第一块位于振风塔第一层外墙的《竹庄吴中丞像赞》碑刻。另外两块,碑刻立于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分别题有“九州锁钥”和“放大光明”字样,位于塔身第一层的檐上。“这两块碑刻均为时任安徽布政使,代理安徽巡抚吴坤修所题。振风塔在历次修缮后,大都会在第一层立碑以兹纪念。这三块碑刻都是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振风塔史上第三次修缮的“纪念碑”。“九州锁钥”表明了安庆战略位置,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安庆形如船,振风塔是船头的桅杆,“九州锁钥”置于振风塔,也表明了振风塔对于安庆的重要性。另外,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的这次修塔离太平天国战乱结束后不久,振风塔在这次战乱中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吴坤修在修塔结束后题“放大光明”也是他对美好生活、和平安宁的寄托。 |
|
佛像 塔内室直径4.85米,塔的底层供奉一座5米高的“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塔的二层供弥勒佛,三层供五方五佛,三、四、五层为八方体须弥座,有砖雕佛像六百多尊,最多的四层有417尊。塔身嵌有碑刻52块。1993年5月,皖峰方丈重修,共复制砖佛像800多尊,石刻佛像160尊,加上明朝原存佛像共达1200余尊。 |
|
壁画 壁画则位于塔内第三层八个塔门两侧的壁龛中,壁龛高1740mm,宽610mm,深310mm,龛内壁画高1930mm。壁龛画中神像面部饱满,八字胡须,头戴盔缨,脖系白色方巾,右肩红色左衽长袍,左肩披铠甲,腰系长带,足踏毛绒战靴。右手于前胸结手印,左手下持长腰带。整幅壁画有多处绘画起稿定位线痕迹,壁画颜色鲜艳,线条流畅。古画的画面是一位古代官员。壁画的人物造型、面貌、衣着、绘画手法等来看都具有明显的明代风格,整个第三层每面均有两处壁龛,共计十六幅壁画。 |
|
砖雕石雕 振风塔塔内用古砖垒砌空心八方形厅室,无塔心柱,有精致的砖雕花门、斗拱,迥异多变。塔外有两尺高的白石雕栏环卫,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和多幅浮雕图案,刻画精致。 |
|
振风塔内佛像
振风塔近照
2014年4月,经过国家和省、市文物部门的批准,对振风塔进行维修。主要整修振风塔塔檐漏雨造成多层塔心室的顶部渗漏现象及内外粉刷均有不同程度的剥落情况、原有的防雷设施业已老化不堪重用等问题。大修历时一年,于2015年5月31日全部结束。
振风塔
传说
传说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之时,冰轮高挂苍穹,江中塔影之旁突然幻出无数塔影,五彩纷呈,煞是神妙奇绝。此为万里长江两岸群塔集会安庆,向振风塔作一年一度的“朝觐”盛况,为此,振风塔又有“ 长江塔王”之说。数百年来,风雨苍桑,“长江日浩荡,塔影流不去”。
振风塔
登塔:20元
交通信息
经过迎江寺的公交线路有10路,13路,14路,18路,1路,21路,3路,7路,14路夜班,7路夜班公交线路。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