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摩崖石刻群 编辑

安徽省黄山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山摩崖石刻群黄山摩崖石刻群

黄山摩崖石刻群,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内,题刻面积约2200平方米,题刻时间从唐代延续至现代。

黄山摩崖石刻群位于黄山市黄山风景区内,保存较好的有350多处(含碑刻40余方)。 黄山摩崖石刻群可分为题刻和碑刻两种形式,分布于景区各个景点和游览道路旁,主要集中在温泉、玉屏、北海、云谷和松谷景区。 题刻年代自唐代延续至近现代,内容丰富,涉及品评咏叹、哲思粹语、礼教风物、历史事件及名人纪游等,书艺精湛,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备。 黄山摩崖石刻群历代题字书艺水平较高,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备,印证了历史发展的痕迹,荟萃了历代中国书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013年3月5日,黄山摩崖石刻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黄山摩崖石刻群

地理位置: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内

所处时代: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533-4-03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黄山摩崖石刻群题刻时间从唐代延续至现代。

唐天宝十四年(754年),唐代诗人李白在黄山醉石边刻下“鸣弦泉”。为黄山温泉景区摩崖石刻中最早的石刻。

文物特点

编辑

唐李白题鸣弦泉——洗杯泉

黄山摩崖石刻群位于黄山市黄山风景区内,保存较好的有350多处(含碑刻40余方),题刻面积约2200平方米。 黄山摩崖石刻群可分为题刻和碑刻两种形式,分布于景区各个景点和游览道路旁,主要集中在温泉、玉屏、北海、云谷和松谷景区。 题刻年代自唐代延续至近现代,内容丰富,涉及品评咏叹、哲思粹语、礼教风物、历史事件及名人纪游等,书艺精湛,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备。

温泉景区,是黄山旅游接待的中心站,位于紫云峰与桃花峰之间海拔约630米的山中。温泉景区也是黄山风景区的第一个景点,其地处于黄山南麓,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其中,而黄山温泉景区主要的景点有汤泉、观瀑亭、白龙潭、鸣弦泉、三叠泉、慈光阁、人字瀑、百丈泉、丹井等。 黄山温泉景区摩崖石刻中最早的石刻是唐代诗人李白刻下的“鸣弦泉”与“洗杯泉”,除此之外,宋元明石刻较少,更多保留下来的则是近现代的石刻。

玉屏景区,古称文殊院,平均海波1600米左右,是黄山中心景区之一,也是黄山风景区最受欢迎的景区,迎客松就在此处。玉屏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包括莲花峰和天都峰,雄山怪石、奇松险壑、摩崖石刻、云海烟云为主要景观,主要景点有迎客松、送客松、鲫鱼背、一线天等景观。

北海景区,古称“狮子林”,位于黄山中部,平均海拔1600米左右,是黄山中心景区之一,有始信峰、光明顶、鳌鱼峰、石门峰、贡阳山、松林峰、丹霞峰、石笋峰等景点,比较有名的景观包括梦笔生花、飞来石、仙人下棋、猴子观海等。

云谷景区,位于黄山东部偏南,海波700米左右,是一条约15千米的狭长沟谷,古称“丞相”,宋代丞相程元凤幼年曾在此地书院攻读,明代时书院改建为黄山“四大丛林”之一——“掷钵禅院”,不久易名为“云谷寺”,后寺院毁。有白鹅岭、皮蓬、云谷寺、九龙瀑四个景观区,主要景点有九龙瀑、仙人榜、入胜亭、仙人翻桌等。

松谷景区,位于黄山北部,是从北面进入黄山的门户,也就是黄山的北大门。以松谷庵为中心,上至狮子峰岭,下至芙蓉岭,全长约10公里,地势狭窄,有众多的深池幽潭,主要景观有廿字亭、松谷禅林、天碑石、三尊大佛、八仙过海等。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黄山摩崖石刻群代表有:宋罗汝功罗愿等题名石刻、宋罗愿题“虎头岩”石刻、明程师周等题天下名泉石刻、明冯世雍等题名石刻、天海浅浮雕单尊造像石刻、明松谷谭菊芳立浅浮雕单尊造像石刻、明汪道昆题丹井石刻、明罗小华王寅等题醉石石刻、明黄习远题孙湛书始信峰石刻、明罗汝芳题天游石刻、明罗汝芳题近溪仙人石刻等。

明汪道昆题丹井石刻

明汪道昆题丹井石刻明汪道昆题丹井石刻

丹井位于汤泉前往慈光阁的路途,在白龙潭里,本身为一个天然形成的洞穴,洞穴似井,因其井的形状为斜坡型,较为特别。题刻和丹井本身,都保存较好。明嘉靖年间汪道昆题丹井二字。

宋罗愿题“虎头岩”石刻

宋罗愿题“虎头岩”石刻宋罗愿题“虎头岩”石刻

虎头岩位于汤泉至慈光阁沿途,为在石上刻有“虎头岩”三字,石刻保存较好,字迹清晰,可辨识度较高。在《黄山志定本》中描述虎头岩为“虎头岩,怪石蹲道如虎,在香泉溪上,岩一名山君不如虎头为佳”,虎头岩的名称来源为其石头像虎头形状蹲踞在道路旁,所以起名为虎头岩。南宋罗愿题。

鸣弦泉

唐李白题鸣弦泉——洗杯泉唐李白题鸣弦泉——洗杯泉

鸣弦泉距离虎头岩二里许鸣弦桥,桥上有石若舸,壁崖横叠长三丈、高五丈,石上有鸣弦泉三大字,又洗杯泉三小字,为唐代诗人李白题。

明罗小华王寅等题醉石石刻

明罗小华王寅等题醉石石刻明罗小华王寅等题醉石石刻

醉石石刻内容:明嘉靖辛丑年暮春望日□同□小华罗章渊携壶搕约淮孺王寅小□罗明□□华郑默草农斗笠来游我欲扳汤岭眺九□峰招谪仙人□□晚不能□还留迺歌□□醉即题石记之(□为无法辨析字)。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明罗小华王寅等题。

明程师周等题天下名泉石刻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由郡人程师周、戴国辅、戴麟绂、戴国良仝题,位于汤泉石壁。

其它石刻代表

黄山摩崖石刻黄山摩崖石刻

风景如画:1963年,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在北京观赏黄山风最摄影展后题此四字行书。1978年,黄山管理处刻于玉屏峰石上,字径一米余。观止:“薄海内外无如微之黄山,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刻于民国时期,是黄山最大的题刻,单字字径约6米,“平”字系达9.4米。郑玉游记: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题刻,是现存已知具明确纪年款署和字数最多的摩崖刻石。

玉屏峰卧佛下和狮石上,共有石刻31处、碑刻3处,既有明清时代的。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但更多的还是民国前期的。象石位于玉屏峰北边。民国之前的题刻有“岱宗逊色”四个字。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江苏如东人顾子槃等来黄山时,镶嵌了一块题名碑刻。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月,收藏家许汉卿与书法家郑诵先等来黄山时,在此题写碑刻“气象万干”(实际完成题刻稍迟于这一时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岱宗逊色”下面又刻写了“奇观”二字。北侧的“不愧好山”“造化独钟”“花藏西来”不能确定具体题刻时间。玉屏峰睡佛下的题刻,民国前主要有《黄山纪游》,作者韩廷秀,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题刻的“此山尊”。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一批石刻,如民国二十年(1931年)张善孖、张大千兄弟的“云海奇观”“云海大千”。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颖刻的“黄山第一处”“奇松怪石”“古黟松石”“宇宙大观”“别有天地”“天地自丽”“佛”“佛陀境”等,虽未署明时间,也是这一期间题刻的。

文物价值

编辑
黄山摩崖石刻群历代题字书艺水平较高,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备,印证了历史发展的痕迹,荟萃了历代中国书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遗址碑遗址碑

2015年5月,黄山摩崖石刻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编辑
2023年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录》。黄山风景区唐李白题“鸣弦泉”、宋罗汝功罗愿题名等13处摩崖石刻入选。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黄山摩崖石刻群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内。

黄山摩崖石刻群

下一篇 洪家大屋

上一篇 兴村程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