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 编辑

安徽省黄山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荫山巷金家大院,新四军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岩寺集中整编。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为金家大院,是绅士、钱庄老板金景辉的宅第。 大院是一组清末徽派古民居建筑群,包括四幢三间两层的砖木结构楼房,及前后院落,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军部机关及其下属机构卫士排,军需处,参谋处等同时设在军部附近的百姓家中,机要科及电台设在军部以东百余米的洪桥。岩寺文峰塔南面有一座凤山台,叶挺,陈毅等曾登台阅兵,又称为“点将台”。 新四军在岩寺集中整编,在新四军建军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新四军从一支分散的游击力量向正规化的抗日革命武装力量的历史性转变,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见证了这段历史,成为重要的革命遗址, 在党史、军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研究新四军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见证。

2013年3月5日,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

地理位置: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荫山巷金家大院

所处时代:1938年

占地面积:约 3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744-5-137

批准单位: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洪桥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

门楼建于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年)。

文峰塔、点将台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是一组清末徽派古民居建筑群。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十三个边区的红军游击队开始在岩寺镇集中,组成军部和一、二、三支队。同年4月,组建先遣队北上抗日。 同年5月1日后,部队分批奔赴抗日前线,军部于5月5日离开岩寺移驻泾县云岭。 5月中旬,新四军3个支队也陆续离开岩寺地区。

1998年,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被修复,并举办了军部陈列及图片展览。

1999年10月,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正式对外开放,并成为新四军历史上五处旧址之一。

建筑格局

编辑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岩寺镇荫山巷的金家大院,是绅士、钱庄老板金景辉的宅第。 大院是一组清末徽派古民居建筑群,包括四幢三间两层的砖木结构楼房,及前后院落,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 其中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 。军部机关及其下属机构卫士排,军需处,参谋处等同时设在军部附近的百姓家中,机要科及电台设在军部以东百余米的洪桥。洪桥始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廊桥,当年,叶挺将军常在桥廊与群众促膝谈心。岩寺文峰塔南面有一座凤山台,叶挺,陈毅等曾登台阅兵,又称为“点将台”。台上原有三榭,中间一榭供奉佛像,左右二榭供人憩息。大门上有“凤山灵境”四字镌刻,中榭悬有“中天绩翠”匾额。

主要建筑

编辑
金家大院

金家大院

金家大院坐北朝南,北靠丰乐河,砖木结构,楼房和平房组成一个建筑群体,包括围墙、回廊(美人靠),庭院及前、后花园。叶挺军长住在金家大院居中楼房,即金霭时宅,房内的陈设简单,一桌一椅,每件物品都彰显当年主人清廉品格,高效的工作作风。金家大院左右的金霁时、金雨时宅,分别为项英住处和政治部驻地。项英住处和叶挺军长的住处相似,设施简单,每件办公用品都是临时凑齐的,有的还是老百姓自发送来的。

洪桥

洪桥

洪桥原名为“洪福桥”,横跨颖溪河,是一座三孔石桥,上置五间廊屋,位于军部东,相距近百米。,为明代成化五年(1469年)郑荣彦所建造。1938年的4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在岩寺集结,桥东头的小屋为新四军机要科,桥西岸的小屋名叫“香积”,是新四军电讯室,叶挺、项英经常在这与群众促膝谈心,陈毅将军也在这里经常与老百姓下棋。

门楼

门楼门楼

门楼距洪桥西约4米处,是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年)所建的“进士第”门楼。门楼上浮雕丰富,有着较长的历史、较高的艺术价值,被称为徽州第一砖雕。整个建筑毁于火灾,门楼尚存。

文峰塔、点将台

点将台点将台

文峰塔、点将台,是岩寺地标性建筑。文峰塔七层八面,高约62米,是古徽州最高的地表建筑。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新四军到达岩寺一带集中整编后,在文峰塔下、点将台前点验并开展军政训练。叶挺、陈毅等军部主要负责人在此点将台阅兵,召集新四军官兵接受国民党第三战区的点验,部队完成了组编。

文物遗存

编辑
抗战女烈士程振翠的周记

抗战女烈士程振翠周记

程振翠是歙县郑村人,读小学时就组织同学成立了少年抗日宣传队,在上海惠生助产学校学习期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上海国难教育社”。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程振翠回到故乡,在岩寺徽州医院工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周恩来同志来到皖南岩寺视察,程振翠受周恩来同志的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新四军第二战线的秘密工作者,她以岩寺凤山小学兼课教师的身份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专门为新四军政治部保卫部收集国民党军政情报和资料。她曾在周记中这样写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的事,都要拿勇敢的精神尽力去干……”

叶挺当年使用的椅子

文物遗存文物遗存

当年新四军驻扎期间,老百姓得知军部办公物资匮乏,纷纷将自家的桌椅板凳送给军部无偿使用。方友元也从家里挑选了比较好的一把椅子送到军需处,军需处就将这把椅子放置在叶军长的会客厅。叶军长经常坐在这把椅子上办公、会客。新四军离开岩寺时,军需处就逐一将借来的物品还给当地百姓,这把椅子又回到了方友元家。方家人将这把椅子在内室珍藏起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方家将珍藏几十年的老椅子无偿捐给了旧址纪念馆。

保护开发

编辑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于2005年建立。2011年,黄山市徽州区委、区政府对军部旧址实施红色文化提升项目,新建后的纪念馆设旧址保护区、纪念展陈区、接待服务区三大功能区,于2013年4月28日正式开馆。现保存有重要文物1038件。

价值意义

编辑
新四军在岩寺集中整编,在新四军建军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新四军从一支分散的游击力量向正规化的抗日革命武装力量的历史性转变,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见证了这段历史,成为重要的革命遗址, 在党史、军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研究新四军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见证。

保护措施

编辑

遗址碑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编辑
1995年,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被公布为黄山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2007年,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荫山巷金家大院。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路程约2.1千米,用时约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