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阜潘氏宗祠 编辑

安徽省黄山市境内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阜潘氏宗祠大阜潘氏宗祠

大阜潘氏宗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大阜村,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

大阜潘氏宗祠门楼为四列五层,飞檐翘角,高大轩昂, 潘氏宗祠分为三进。前厅的门楼为五凤楼。门楼上的砖雕雕琢精巧。中厅有五大开间,内中梁柱粗大,雀替、平盘斗间暗藏着一百匹骏马,俗称“百马图”。梁上高挂着历代名人题写的匾额。后进为七大开间,深深的天井内有汲水井,两侧分别有楼梯可通往二楼。

2019年10月7日,大阜潘氏宗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阜潘氏宗祠

地理位置: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大阜村

所处时代:明万历十三年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318-3-12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大阜潘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太平天国时毁于战火。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系一座宏大的建筑。

建筑格局

编辑

大阜潘氏宗祠门楼为四列五层,飞檐翘角,高大轩昂, 潘氏宗祠分为三进,气势壮观,雕刻精美奇特。前厅的门楼为五凤楼。门楼上的砖雕雕琢精巧。中厅有五大开间,内中梁柱粗大,雀替、平盘斗间暗藏着一百匹骏马,俗称“百马图”,这幅“百马图”是木雕中的精品。梁上高挂着历代名人题写的匾额。后进为七大开间,深深的天井内有汲水井,两侧分别有楼梯通往二楼,而楼上则是摆放祖宗牌位的所在,供族人在祭祀活动时拜祭。在享堂后殿之前的天井里,植有一棵桂花树,已历经沧桑,树冠几乎与屋瓦同高。

文物遗存

编辑

大阜潘氏宗祠门额上挂着“五世同堂”的巨匾,门前一列排开八个旗墩,数丈高的旗杆之上,各色旗幡迎风飘扬。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据《潘氏宗谱》记载,新安的潘氏,始自唐朝。唐光启年间,有个潘名的人,从福建来任歙州刺史,后被歙人挽留,居于歙西的篁墩。在篁墩生活近百年,其后人潘细六一日经过大阜,见此处良田平阔,山峰耸立,幽谷深深,又见白色喜鹊衔枝筑巢,认为是吉祥之地,于是率全家老小卜居于此。于是大成了潘氏的发祥之地,到明清时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庶村落,而且代不乏达官显宦,尤其以潘世恩、潘祖荫祖孙最为著名。潘世恩于乾隆五十八年考取状元,授修撰,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曾任工部、户部、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军机大臣等职。晚年曾以四朝元老的身份,竭力举荐受朝廷排斥的林则徐;其孙子潘祖荫,咸丰二年探花,授编修,迁侍读,后又任大理寺少卿,工部、刑部尚书,太子太保,军机大臣,在任期间,曾上书为左宗棠辩白,并力陈左的才能,使之复出并独领一军。

保护措施

编辑
2019年10月7日,大阜潘氏宗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址

大阜潘氏宗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大阜村。

大阜村

交通

乘坐歙县公交936路、953路、938路可前往大阜潘氏宗祠。

下一篇 昌溪太湖祠

上一篇 休宁同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