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龙洞遗址 编辑
华龙洞遗址,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尧渡镇庞汪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属旧石器遗址。
华龙洞遗址的地点为一个暴露有含化石堆积及钙质胶结的山坡,是在安徽境内发现的同时出土有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古人类遗址,是直立人“东至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地。华龙洞是继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安徽和县、南京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化石地点,标志着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对于研究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具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2019年10月7日,华龙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韩立刚带队来到梅源山下进行了第一次发掘。
2014—2015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华龙洞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发掘面积分别为18平方米和28平方米。
2024年4月,池州东至县华龙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华龙洞遗址
化石
华龙洞遗址发现并采集了数量和种类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初步统计有30余种(其中包括鸟类、龟类和华龙洞遗址发现并采集了数量和种类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初步统计有30余种(其中包括鸟类、龟类和哺乳动物),大约6000余件。出土大量动物化石90%以上是破碎的,应与古人狩猎、搬运、寻食有关,推测这里曾是一处以屠宰肢解动物加工骨器的场所。古人牙齿化石经铀系测年及火烧石用热释光测年,距今有8万至10万年。
2006年,华龙洞遗址发现了1枚牙齿、1件人类头骨碎片。
2014年,华龙洞遗址发现了3枚牙齿、1件颞骨、1件额骨片、4件头骨碎片。
2015年,华龙洞遗址发现了1件保存有眼眶和部分面部的头骨、1件保存有眼眶上缘(眉脊部分)的头骨残片、3件下颌骨残段(附带4枚牙齿)、1件上颌骨残段(附带1枚牙齿)、3枚单个牙齿、若干头骨碎片。
此外,华龙洞遗址还发现了一些疑似人类头骨和肢骨碎片。
华龙洞遗址出土的人牙化石
头骨化石示意图
2016年,池州市按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要求(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划定了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埋设了界桩,设置了保护标志牌,建立了完整的文物保护档案,对华龙洞保护范围内环境进行整治。
2019年10月7日,华龙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华龙洞遗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庞汪村境内。
华龙洞遗址
交通信息
游客可乘东至县城至香隅的公交车,在建新站下车转景区大巴前往华龙洞遗址。
肢骨形态
2021年1月11日《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邢松等关于安徽华龙洞古人类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华龙洞古人类的肢骨形态。
在中国,中更新世(约78-13万年前)人类肢骨相对头骨、下颌以及牙齿来说比较稀缺,只有在北京周口店、辽宁金牛山发现过。而肢骨同其他解剖部位一样,能够提供一定的分类信息。更加重要的是肢骨具有可塑性,在人类生活过程中根据外力而改变自身形态,所以通过化石形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古人类的行为方式。通过研究发现,华龙洞股骨在保留中更新世股骨特征的同时,在另外一组性状上已经与早期现代人接近,这对追溯现代人肢骨形态的出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