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县宋墓 编辑
泸县宋墓包括菩桥墓群、长岭埂墓群。泸县宋墓墓葬均为竖穴式墓圹、长方形、用石材构筑仿木结构建筑的单室墓,由墓道、墓门、墓室等部分组成。
泸县宋墓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02年9、10月份发掘的 。
墓内有武士、门窗、花卉、四神及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场景高浮雕。泸县宋墓对研究我国宋代石室墓,以及南宋时期泸县(泸州)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依据。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泸县宋墓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泸县宋墓
外文名:LUXIANSONGMO
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泸县
属性:全国规模最大宋代石室墓葬群
出土的侍男佣
泸县宋墓人物石刻
泸县宋墓石雕
经过两年的研究,重庆大学张春新教授发现:在青龙镇3号宋墓石刻中,墓室左侧的武士造像甲胄披挂,左手握龙头装饰的板斧,右手抓住一个面目狰狞的小鬼,威严地守护着墓门。他的右肩背挂着一个箭箙,里面装有三支箭,箭羽朝上,箭簇向下。而右侧的武士则左手执弓,右手提着一支羽箭,他的右肩同样背挂着一个类似箭箙的东西。不同的是,这个器物为龙头造型,插在里面的3支箭均箭簇朝上。
张春新认为,箭簇朝上插在箭箙里,不符合射箭作战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射箭者抽出箭后还要翻转一次搭在弓上射击,延误战机。因此所有的箭都是箭簇朝下装在箭箙里的。”在同一座墓室门口,两个武士身上背着不同的装箭器具,肯定不是造像的疏忽或错误,而是当时使用的不同武器。那么,这个武器究竟是什么呢?
经过对南宋兵器史料的研究,张春新发现,南宋已经出现了一种名叫“赣筒”的射击装置,是后来的“突火枪”的前身。他认为,这个武士身背的就是史书上记载的“赣筒”管状火器。这种火器是以管内火药燃烧后产生动力,将筒内的多支箭射出,比起弓箭来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和准确性。由于一直缺乏图片或实物资料,这种神秘的火器究竟是何模样至今还是个谜。
据张春新介绍,他已将这一发现和自己的观点交予国内军械和兵器史专家探讨。近日,张春新以《四川泸县南宋墓葬石刻中火器造型初探》为题,向学术界公布了自己的这一研究成果。张春新称,泸县青龙镇3号宋墓石刻中武身背的火器是目前在考古活动中发现的我国最早石刻火器形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石刻火器实物形象。这个身背火药射箭装置的武士堪称世界最早的“火箭兵”。
地址
泸县宋墓位于泸县境内。
宋坪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