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寺摩崖造像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寺摩崖造像石门寺摩崖造像

石门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玉堂街道办事处登高社区,是唐朝摩崖造像遗存。

石门寺摩崖造像龛的形制、造像风格与南龛石窟、水宁寺石窟等相同,为唐代造像。其造像分布在长48.1米、上下高4.8米的石门山和尚梁崖面上。石门寺石窟造像内容主要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弟子二力士,弥勒佛,释迎多宝并坐说法像,释迎说法像等。第9号窟,内外龛,二重檐。内龛雕“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七尊像,二力士把龛口。主佛,著大衣,结跏趺坐,衣压上莲座,座之束腰部位雕三壶门。二菩萨,头戴冠,身绕帛,饰璎珞,下围长裙,一手提净瓶。此处造像以佛教造像为主,但也有道教题材。石门寺摩崖造像现存造像19龛(窟)135尊,碑碣6块。造像保存较为完整,题材内容丰富,为研究四川道教造像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文物价值。

2019年10月,石门寺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石门寺摩崖造像

地理位置: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玉堂街道办事处登高社区

所处时代:唐

保护级别: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500-4-023

历史沿革

编辑
《巴州志》记载:“石门寺古名回龙场,因唐天佑元年(904年)建回龙寺而得名。”

文革时期,石门寺石窟造像部分头部损毁。

石门寺摩崖造像石刻石门寺摩崖造像石刻

1979年,巴州区设立了文物管理所,对石门寺摩崖造像开始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在日常维护中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在岩体加固等方面均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石门寺摩崖造像真实的历史信息得到较好的保存,山体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没有受到影响。

文物特点

编辑
综述

石门寺石窟造像石门寺石窟造像

巴州区玉堂街道办事处登高社区服务中心一块横着的大石头中间有一石门,石门两边雕刻着各种造像,即石门寺石窟造像。据悉,石门是明末时期开凿,曾经是化成通往巴城的必经之路。石门寺摩崖造像龛的形制、造像风格与南龛石窟、水宁寺石窟等相同,为唐代造像。其造像分布在长48.1米、上下高4.8米的石门山和尚梁崖面上。

造像内容

石门寺石窟造像内容主要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弟子二力士,弥勒佛,释迎多宝并坐说法像,释迎说法像等。

第9号窟

第 9号窟第 9号窟

第9号窟,内外龛,二重檐。内龛雕“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七尊像,二力士把龛口。主佛,著大衣,结跏趺坐,衣压上莲座,座之束腰部位雕三壶门。二菩萨,头戴冠,身绕帛,饰璎珞,下围长裙,一手提净瓶。此处造像以佛教造像为主,但也有道教题材。

文物遗存

编辑

石门寺摩崖造像石门寺摩崖造像

石门寺摩崖造像现存造像19龛(窟)135尊,碑碣6块。

文物价值

编辑

石门寺石窟造像石门寺石窟造像

石门寺摩崖造像保存较为完整,题材内容丰富,为研究四川道教造像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文物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遗址碑遗址碑

2019年10月,石门寺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编辑
2023年7月14日,石门寺摩崖造像被国家文物局公布入选《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石门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玉堂街道办事处登高社区。

石门寺摩崖造像

交通信息

自驾:自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石门寺摩崖造像,路程约11.7千米,用时约21分钟。